以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3D打印等為代表的革命性和融合性技術迅速涌現,它們將如何在未來10年改變人類的醫療保健和醫療實踐?
日前,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了"第四屆以色列國際醫療技術和器械會展(MEDinIsrael)",身處其中,人們不難發現,以個性化定制服務、遠程醫學等為特征的未來醫療服務模式,在以色列似乎已觸手可及。
新興技術改變醫療保健
在兩場"360度醫療保健解決方案"主題大會上,美國著名科學家、奇點大學醫學和神經學部門主席丹尼爾·克拉夫特博士作了題為"健康與醫療的未來:技術帶領我們走向何處?"的演講。他從內科醫生、科學家和發明家的角度,向人們講述了包括低成本個人基因組學、病例數字化、海量原數據、分子成像、可穿戴設備和移動醫療、合成生物學、機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和再生醫學等在內的新出現的技術領域,正在改變人類社會的醫療保健,將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舉辦者還召開了"個性化醫藥和定制醫療保健""網絡醫療和數據保護""提高大眾醫療保健管理"和"獨特的中以醫療保健項目模式"等多個專題分會。
展覽則分醫院、網絡醫療安全、醫療應用、遠程醫學等多個展區,約108家醫療單位或政府機構開設了展臺。
遠程醫療服務平臺蓬勃發展
根據法律規定,以色列4家公立醫療保健組織(HMO)共同為全國公民提供醫療保險和醫療服務,醫療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
克拉利特(Clalit)是以色列最大的醫療保健組織,該組織遠程醫療服務經理妮麗·阿普樂頓女士在展臺前,介紹了該機構的基本情況以及為其會員提供的電子醫療項目。
克拉利特組織相信,在迅速發展的社會,電子醫療服務平臺將幫助醫療機構走在醫療創新的前沿,為醫務人員和患者帶來巨大的價值,吸引對電子產品把玩自如的年輕人。阿普樂頓說,克拉利特在全國共有14家醫院、1400多家醫療診所和檢測中心,為440萬名會員(超過全國人口的50%)提供基本、二級和三級醫療服務。
阿普樂頓介紹說,電子醫療服務是該機構正在蓬勃發展的項目,參加的會員通過下載和運行相關手機應用程序后,便可實現個人預約、遠程就醫、胎兒檢測、兒童智力發展等醫療服務。就診完后,病人將收到電子醫療服務系統發出的個性化信息,內容包括病人附近藥店內其所需藥物的供應情況、用藥需知和所患病情的相關知識。
小公司和個人發明創新亮眼
此外,以色列醫療水平高,離不開眾多小公司和個人在醫療設備、儀器方面的發明創新,展會上不乏相應的吸引人們眼球的產品。
例如,IVT醫學有限公司展出的托氏皮膚牽張閉合器(TopClosure)和可調節負壓治療儀(Vcareα),其發明者為以色列著名整形外科專家、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莫瑞斯·托帕茲博士。皮膚牽張閉合器能幫助傷口快速愈合,可用于從簡單到復雜多種類型傷口;負壓治療儀用于保護復雜且難愈傷口免受感染,兩者相結合為加快傷口愈合提供了理想的環境,特別適合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和戰爭等造成大量人員嚴重受傷的情景。
又如以色列克諾伽(Cnoga)發明的兩款便攜式專業醫療設備:無創多參數檢測儀(MTX)和無創組合血糖儀(COG)產品,均采用了指尖毛細血管組織影像分析技術。前者讓患者將手指放入儀器中,無需抽血1分鐘內便可知自己的脈搏、心搏強度、血紅蛋白數量、血氧飽和度等超過14種不同的生理參數。如果借助云服務,MTX能讓醫生更簡便地獲取醫療數據,做出更好的病情分析,實現真正的不間斷遠程監測。后者在經過前期采血校準后,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需再采血,就能讓使用者隨時隨地檢測血糖水平,了解、管理并幫助控制糖尿病病情。該設備輕巧便攜,可連接電腦與網絡。
期待中以加強醫衛領域合作。
我國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獨特的中以醫療保健項目模式"專題分會致開幕詞中表示,健康是人類發展永恒的主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通過大力發展醫療衛生服務,人均預期壽命已從1949年前的35歲提高到2016年的76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9.9/100000,嬰兒死亡率下降到7.5‰。
以色列作為創新國度,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創新久負盛名,眾多生命科學領域公司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詹永新表示,"中國愿意同以色列在醫療衛生領域加強合作"。
更多資訊請關注醫療機械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