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手機屏幕面臨升級,國產屏發展態勢如何?

時間:2017-03-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OLED發明人鄧青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OLED最終會取代LCD成為未來最主要的顯示技術,但在包括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在內的中小尺寸市場,OLED替代LCD會比較快,在大尺寸領域,OLED替代LCD仍需時間。

這些年雖然不時就會傳出蘋果將使用OLED屏的消息,但直到今天蘋果手機采用的還是LCD顯示屏。近日,iPhone8將使用OLED面板并采購“中國屏幕”的消息又被傳得沸沸揚揚。

盡管,針對蘋果與包括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E,以下簡稱京東方)在內的五家中國企業就供應OLED屏幕秘密協商一事,京東方未給本報記者做出回復。但是,OLED已被公認是未來手機,乃至可穿戴設備及形形色色的物聯網顯示設備的重要形態,將帶來又一輪創新的開始。

面板技術的下一站——OLED

談到OLED,非業內人士常被不時冒出的AMOLED、LCD困擾。

簡單地說OLED只是個泛稱,AMOLED是其中的一種,我們現在所接觸的OLED屏幕都是AMOLED屏幕,它也并非三星獨有技術,但因三星Galaxy系列手機使用了AMOLED,使其變得家喻戶曉。通過一系列的改進后,AMOLED與LCD(液晶顯示屏)相比的一些不足得到改善,到目前為止,多家高端手機品牌廠商已開始用AMOLED作為旗艦機屏幕。

而LCD與OLED更是業界爭吵不休的話題,兩者有什么樣的差別?又有怎樣的關系?

拋去那些艱澀的技術指標不談,是否需要“背光源”成為兩者未來價值的關鍵要素,當前尚“比黃金還貴”OLED的有機自發光材料,使OLED屏幕不需要背光源,可以彎曲、折疊。理論上,OLED屏幕可以附著到樹脂、柔性金屬等任何物體表面,在技術上極具顛覆性。液晶面板則需要“背光源”,要實現彎曲折疊非常難。此外,在色彩表現上,京東方的技術人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OLED可以實現完全的“黑場”,就是黑得特別純粹。

但是,京東方的技術人員亦表示,同屬于半導體顯示技術,OLED更像是LCD的延伸,兩者在技術上不是對立和替代的關系,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他們還將在各自的細分領域發揮專長,共存發展。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亦表示,當前LCD是主流,且這幾年的地位不可撼動,但柔性顯示是具有革命性的技術,是未來產業發展的目標。

OLED的種種優勢,使消費者和手機廠商、可穿戴設備商、大屏幕需求企業等都期待著新一代屏幕的大規模采用。據預測,到2019年,OLED屏幕的供貨量將攀升至1.2億片,OLED產品的價格也將大幅下降,大規模采用OLED屏似乎已箭在弦上。

OLED發明人鄧青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OLED最終會取代LCD成為未來最主要的顯示技術,但在包括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在內的中小尺寸市場,OLED替代LCD會比較快,在大尺寸領域,OLED替代LCD仍需時間。

超越“小強”,還有8年的路要走

更多的品牌參與到OLED的競爭已顯而易見,遭遇中國廠商的挑戰更不可避免,但三星在OLED屏幕領域依然是絕對的霸主。與三星相比,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國內顯示企業差了許多年的積累,距離三星還有不小的差距。

獨立財經觀察者王如晨這樣認為:“三星在全球IT與通訊領域,一直在尋求高度自主自控,雖然剛在手機上遭遇重大挫折,但三星依然是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巨頭之一。”

目前,三星已掌控了整個電子產業鏈,成為處理器、內存、面板等一系列核心零部件的全球最頂尖生產商,在垂直產業鏈的整合能力使其在終端產品的研發、供貨、質量和價格等方面步步占先。

在不久前舉行的“三星中國論壇”上,三星展示的全線產品再次詮釋了它角力“多元化科技創新”的商業模式特征,讓人們看到,品質、差異化、效率、性價比等三星目前在全球手機業稱霸的關鍵要素將使三星依然具有強勁的沖刺動力,如同產業界令人尊敬的“小強”。

具體到OLED領域,具有先發優勢的三星,已有一部分柔性OLED屏開始量產。研究機構UBI統計數據,三星OLED屏幕占全球95%的出貨量。另據了解,為進一步鞏固其在OLED領域

的領先地位,三星未來規劃的面板生產線都是OLED。據Digitimes報告,到2019年,三星將把AMOLED顯示屏出貨量提升到5.6億片,和2015年出貨量相比,增幅高達114%。

目前市場上比較引人注目的OLED供應商除三星之外,還有LGDisplay和JDI(日本顯示器公司),當這些一線廠商繼續拉大和二、三線廠商距離的同時,中國大陸地區的面板廠商近年來雖然投入巨資在液晶面板領域布局,但柔性OLED還處于技術儲備階段,除京東方有望滿足客戶需求外,目前還難大規模實現量產。

挑戰和追趕橫掃全球95%市場份額的三星,并非易事。

三星在2010年左右已經具備OLED量產能力,如果國內面板企業能在2018年順利實現高良率的量產,這其中的差距大概有8年。

構建創新體系成制勝關鍵

雖然遲于不少手機廠商使用OLED屏幕,但蘋果的進入,關系到產業未來的走向,對OLED生產規模的擴大意義重大。雖然從短期看,國內手機廠商將面臨OLED屏幕短缺,從長遠來看卻有利于國內面板廠商在OLED上發力,打破三星行業壟斷者的地位。

事實上,雖然和三星等企業相比還有差距,但我國OLED顯示技術已可用全面突破來表述,以和輝光電、京東方等為首的面板企業還在紛紛加大對AMOLED投資力度。據了解,京東方第6代柔性AMOLED面板線,預計于2017年10月實現量產,這將是國內首條、全球第二條柔性AMOLED生產線。

雖然創立于1993年4月的京東方對普通大眾還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卻是與屏幕相關企業的重要供貨商,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能夠自主研發、生產和制造1.5英寸—110英寸全系列半導體顯示產品的企業。2003年,京東方通過海外并購進入顯示領域,當年就自主建設了北京第5代TFT-LCD生產線,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自主液晶顯示屏時代”。湯森路透《2016全球創新報告》顯示,京東方已躋身半導體領域全球第二大創新公司,僅次于三星,開始在全球展現價值。

對處在窗口期的中國OLED產業而言,相關企業的“取勝之匙”就是構建完整的創新體系,京東方副總裁、知識產權與技術管理中心負責人李新國說:“京東方知識產權能力已從以前的防御為主,發展到目前的攻防兼備,從戰略支撐逐步邁向戰略引領。”

3月15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16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PCT)情況,京東方以1673件PCT申請位列全球第八,較去年增長36.3%,與中興通訊、華為成為躋身TOP10榜單的三家中國企業。不久前,在美國專利服務機構IFIClaims發布的2016年度美國專利授權量統計報告中,京東方位列第40位,并以超200%的年增長率在TOP50中名列第一。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