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這也是“人工智能”這一表述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其中機器人產業發展也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2017年3月1日上午,由千家智客在廣州科創咖啡舉辦了一場主題為“AI:重構未來”的人工智能與智慧生活高端論壇活動,并為華南這場重要的人工智能論壇專門開通了網上視頻直播,哈士奇機器人CEO向忠宏就“健康服務機器人和智能養老”這一主題,為大家分享了他們在健康服務機器人應用方面的一些思考!
向忠宏認為,服務機器人現在的智能程度只能叫做具備一定的智能或者是思考能力,到達不了智慧。智慧是帶有哲學和思考,或者帶有一定的自覺意識。而健康服務機器人就是打著監護這個旗號,應用在健康養老地產、養老院、醫療診所、酒店會所、健康家庭中。
目前,適合在養老院、養老地產項目中應用的健康服務機器人,主要有陪伴逗樂、健康檢測、健康顧問、緊急報警四項功能,未來還將承擔現場醫療、健康護理、生活助理等功能。
據了解,健康服務機器人是一種地面移動型或桌面型的服務機器人,外觀一般是帶有攝像頭和觸摸屏,有麥克風,本體安裝有多種環境傳感器,并且可以連接第三方的健康監測設備,適合家庭等室內環境使用,能夠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
在醫院診所可為公眾提供健康咨詢、健康監測與醫療輔助等服務,在家庭內可以陪伴家庭成員、進行健康監測及醫療平臺連接,并具備有智能家居控制、家庭日程事務管理、與家庭成員娛樂互動、養老助老等功能。
從服務功能來看:
1、在醫院診所可為公眾提供健康咨詢、健康監測與醫療輔助等服務;
2、在家庭內可以陪伴家庭成員、進行健康監測及醫療平臺連接,養老助老等功能;
3、具備有智能家居控制、家庭日程事務管理、與家庭成員娛樂互動。
向忠宏在論壇現場舉了個簡單例子,健康服務機器人如果看見老人摔倒了,它一定及時通知私人醫生,并直接聯系120救護車,直接送到醫院進行就診安排。他認為,健康服務機器人,對于他的形態可能會各種各樣的,但是功能方面一定是圍繞著健康要組織起它的一個服務鏈條!
為什么要做健康服務機器人
目前,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總值正以20%~30%速度增長,預計到2017年規模將達到461.8億美元;2017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也將達到240億元人民幣。有行業人士表示,在2016年至2019年,全球將有超過4200萬臺服務機器人進入家庭,廣泛應用在日益壯大的老年服務、醫療康復、教育娛樂等領域。據山東省政協辦公廳聯合浪潮集團推出的養老行業大數據分析報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在加快。可見,其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中國機器人企業帶來巨大成長空間與潛力。
最近,三部委聯合頒發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家庭服務機器人,重點發展滿足個人和家庭家居作業、情感陪護、娛樂休閑、殘障輔助、安防監控等需求的智能服務型機器人,提供輕松愉快、舒適便利、健康安全的現代家庭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針對目前照料者不足,獨居老人偏多,或者說身體有一定困難的這些人,想要請護工或者護士來照理,這個的費用和時間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健康服務機器人就是滿足或者提供這種需求的產品。
向忠宏認為,健康服務機器人這個產品是現在非常大的一個應用市場,這是從國家層面來說提出的一個產品需求。相對于老人需要而言,這個產品對老人的關注是接近剛需型的。
目前的市場應用商業模式
健康服務機器人在初期的應用場景將主要是健康養老機構、養老地產項目,從健康養老體驗中心到養老公寓和別墅中都可應用。
近幾年來,房地產商、保險公司、養老機構都在全國積極部署健康養老地產項目,包括遠洋地產、保利地產、萬科、恒大、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推出了不少高端的健康養老項目,尤其是中國人壽,已探索并實踐了多項養生社區養老模式。
在蘇州的“國壽嘉園·雅境”,是由中國人壽聯手養老運營管理機構共同建設,是中國人壽首個正式公開亮相的養老養生社區項目,囊括了“健康文化、養老康復、活力養生、頤養天年”四大功能的復合型養老養生社區;
坐落于天津空港的項目“國壽嘉園·樂境”,是與國際頂級康復醫院TIRR合作打造醫養結合養老養生社區;
北京大興的“國壽嘉園·韻境”養老項目,能夠提供“健康管理+養老養生、中醫+抗衰老”特色服務;
三亞海棠灣的項目“國壽嘉園·逸境”,是國際一流水準的康復、休閑、度假式養老養生社區。
一些新的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理念也紛紛在這些項目中試水,而健康服務機器人也進入新興的健康養老項目的產品選擇視野范圍。
向忠宏表示,健康服務機器人與迎賓接待、兒童陪伴類的服務機器人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實用性要求非常高,研發健康服務機器人,研究交互對象老人這一群體非常關鍵,老人在聽覺、視覺、行動能力、反應速度方面都弱于常人,因此,在語音識別優化、人機交互設計方面都要進行特別的研發改進。另外,老人生活習慣與常用的場景也區分于其它年齡階段的人群,需要建立自己的場景模型進行測試和優化。
人的情緒,健康服務機器人能感知到嗎?
情境準備中最難的莫過于對用戶的當時的心情的感知與分析了,目前只能借助常規的視覺傳感器、景深傳感器、非接觸式生命體征探測器三個傳感器去獲取人的生理指標數據,并建立與其心情活動的關聯,進而分析人的情感,給出一個情感象限值,分別是包括膽汁質、黏液質、抑郁型、多血質。
向忠宏表示,他們的使命是,在健康養老地產、養老院、高端度假酒店,以及未來健康家庭領域能夠有這么一臺健康服務機器人,能陪著大家,能度過生活的每一天,尤其是能給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監護和醫療資源對接。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
健康服務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的區別
據了解,服務機器人,分為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應用范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健康服務機器人是服務機器人中的一個細分品類。由于健康服務機器人就是專注于健康醫療服務的一類服務機器人。也可稱為健康養老機器人(或簡稱健康機器人),因其主要使用場所是家庭或者養老別墅、養老公寓,所以也是一種家庭服務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