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深度】全球動力電池產業布局與規劃分析

時間:2017-03-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美國能源部所屬的能源效率及可再生能源辦公室發布了“ 電動汽車無處不在大挑戰”,重點支持應用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發。

美國能源部所屬的能源效率及可再生能源辦公室發布了“電動汽車無處不在大挑戰”,重點支持應用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發。

國家層面動力電池發展規劃

1.1美國動力電池國家規定

美國能源部所屬的能源效率及可再生能源辦公室發布了“電動汽車無處不在大挑戰”(圖1),重點支持應用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發。

blob.png

圖1“電動汽車無處不在大挑戰”設置的動力電池系統技術指標

1.2日本動力電池國家規定

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報告中提出了車用動力電池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及成本的目標值(圖2)。

blob.png

圖2日本經濟產業省設置的動力電池系統相關參數目標值

緊接著,日本經濟產業省下屬的新能源與工業技術開發組織于2013年發布了二次電池技術路線圖2013,提出了更為詳細明確的電動汽車用及固定式用二次電池的技術指標(表1)。

blob.png

表1日本車用動力電池的主要技術指標

1.3德國動力電池國家規定

德國制定了國家電驅動平臺計劃,通過電池燈塔研發項目推動在動力電池領域建立單體電池及電池系統的生產能力,并提出了動力電池系統主要性能參數(2014—2020)(圖3)。

blob.png

圖3德國電驅動平臺設置的動力電池系統技術指標

1.4韓國動力電池國家規定

韓國知識經濟部支持的世界首要材料項目涉及純電動汽車和儲能兩大應用領域。引導綠色社會的二次電池技術研發項目,下設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應用技術研究(針對儲能及純電動汽車領域)、評價與測試基礎設施、下一代電池研究-2020電池計劃4個子項目,以期在韓國打造完善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1.5中國動力電池國家規定

科技部發布了第十二個五年計劃電動汽車重大項目(2011—2015)(圖4)。

blob.png

圖4中國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動力電池研發布局

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國家規劃(2012—2020),重點支持動力電池的產業化和電池模塊的標準化(圖5)。在國家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設立了新能源汽車重點研發專項(2016—2020),支持高性能動力電池的研發。

blob.png

圖5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規劃設置的動力電池模塊相關參數指標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概況

目前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的三個集中區域,分別位于德國、美國和中日韓所在的東亞地區。隨著動力電池產能規模的擴大,動力電池價格將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圖6)。

blob.png

圖6全球動力電池系統價格的變化趨勢

 

國際動力電池發展概況

國際主流電池公司量產的動力電池產品相關信息如表2所示。

blob.png

表2國際主流電池公司量產的動力電池產品相關信息

總體而言,從應用于純電驅動車輛領域看,國外動力電池公司量產配套的大容量動力電池產品的能量密度大多為110~180(W·h)/kg;小容量動力電池產品的能量密度可達

230~250(W·h)/kg;快充型鋰離子動力電池則以鈦酸鋰電池為代表產品,能量密度達到了89(W·h)/kg。

中國動力電池發展概況

通過3個五年計劃的大力支持,動力電池的材料體系選擇呈現多元化,其變化趨勢如圖7所示。

blob.png

圖7中國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多元化的變化趨勢

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鏈體系,掌握了動力電池的配方設計、結構設計和制造工藝技術,生產線逐步從半自動中試向全自動大規模制造技術過渡。

目前,中國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中原地區和京津區域為主的四大動力電池產業化聚集區域。中國主流動力電池公司產能統計如表3所示。

blob.png

表3中國主流動力電池公司產能統計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未來發展趨勢(至2020年)

正極材料:正極材料綜合性能對比如表4。主要以錳酸鋰尖晶石型材料,以鎳鈷錳、鎳鈷鋁為代表的層狀材料,以及以磷酸鐵鋰為代表的橄欖石型結構材料為主。

blob.png

表4正極材料綜合性能對比

負極材料:正極材料綜合性能對比如表5。石墨類材料仍然是主流的選擇。合金類(如硅碳)和鈦酸鋰材料也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產業化及應用的重點方向。

blob.png

表5負極材料綜合性能對比

隔膜材料:聚烯烴材料是主流的選擇,包括聚丙烯及聚乙烯兩大類產品,主要有單層膜和復合膜。同時發展對隔膜材料表面進行改性處理的技術。

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依然是市場主流產品。同時,一些新型的鋰鹽在市場上出現并得到了初步的應用(如雙氟磺酰亞胺鋰鹽)。

動力電池2020年預期實現產業化的材料體系及單體電池技術指標如表6所示。

blob.png

表6動力電池預期實現產業化的材料體系及單體電池技術指標(2020年)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化發展面臨的問題

1)設備及材料與國外的差距。產業鏈已初具規模,但結構仍不完善,部分核心裝備及原材料還完全依賴進口。

2)動力電池系統集成技術與實用化的差距。缺乏機械、電與熱融為一體的鋰離子電池系統設計優勢,以及深入的電池管理系統及電子控制技術研發能力。

3)動力電池系統評價力度及深度不夠。考核力度及完整性還有很大欠缺,示范運營代替了部分動力電池系統的臺架試驗和整車考核試驗。

4)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加劇。

結論

動力電池近幾年在產業化方面發展迅速,有力地支撐了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新型鋰離子電池及相關材料技術得到了高度關注,可以預期相關技術將取得長足進步并實現規模應用。動力電池將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迎來爆發增長的黃金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