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州市〈中國制造2025〉實施綱要》出臺,該綱要把智能制造列為“漳州制造”的主攻方向,大力推進機器換工和工業設計,以此力促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競爭新優勢。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了解了漳州產業發展狀況后表示,機器人產業,毫無疑問是未來相當一段時間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標準之一。目前,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規模已是世界第一,但是,我們不能滿足于低端制造、低端競爭。我們應該在起步階段就從智能制造等方面考慮:一是產品,包括各種工業產品如何進行升級換代;二是生產過程,要求實現數字化、網絡化;三是產業模式,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為此,漳州市在全面調研學習的基礎上,明確智能制造要著重推進四項工作——推動智能化改造、推進“機器換工”、發展智能裝備制造業、提升工業軟件支撐能力。
“機器換工”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依賴進口,由于核心技術與零部件缺失,中國國產機器人產品多低端化。漳州市經信委產業研究室主任李春源表示,“機器換工”并非簡單的先進裝備的“買”來主義,還需要將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裝備與企業已有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進行有效對接。這是一項技術含量高、專業化程度高、跨行業、跨技術領域的工作。他建議,發展機器人產業,要全面突破機器人關鍵零件與核心技術,夯實產業基礎,引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目前,漳州市在推進機器人工業設計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工業設計中心正蓬勃發展,工業設計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體系也逐漸成熟,工業設計大賽、工業設計服務平臺等也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有序鋪開。目前,漳州市共建成4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5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以及14家市級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和獎勵,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技術研發力度。
周濟也認為,機器人產業不能一哄而上,再走扎堆低端的老路,而是要打好基礎,我們必須從機器人產業開始,就把目光放得更遠些,把標桿放得更高些,好好打基礎,使其具備國際競爭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