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幾年的火熱炒作,2016年智能家居行業并沒有厚積薄發,反而沉寂了下去。這不禁讓人發問:智能家居行業究竟出了什么問題?2017年智能家居行業又該如何發展?
隨著谷歌收購NEST溫控器,智能家居概念宣傳鋪天蓋地,這幾年熱度有所下降,大部分業者都在研究開發智能全家居系統和智能單品系統。智能家居產業一直沒有明顯的質量突破,更多是數量的累加,市場數據顯示最近幾年甚至往后幾年智能家居市場空間雖穩步提升,不過增長率持續下降。
2014年智能家居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勢,行業內一片驚呼:“一個新的時代正在開啟”。但在接下來的2015年,智能家居行業雖然依舊火熱,但行業外的大眾消費市場卻不溫不火,人們擁擠在“風口”,卻沒有等到所謂的風。
與國外相比,國內智能家居市場依然處在起步階段,很大一部分消費者甚至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智能家居。進入行業的廠商既有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傳統的家電巨頭,也不乏老牌的安防和樓宇自控企業,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的認知混沌。
此外,智能家居本身也存在著些許問題。比如技術門檻高,智能家居用品,將輸入數據解析,基于舒適安全等學習規則,產生個性化配置,目前機器學習技術缺乏,收集數據受限。與此同時,廠家標準不統一也是難題之一。目前家電產品品牌眾多,不同品牌和不同產品難以互聯互通的話,這不僅無法提升用戶智能體現,而且也難以收集到真正的可用的大數據。另外,智能化產品成本高使得智能家居產品落地難。傳統工業制造向智能化轉型涉及研發、運營、推廣等問題,真正落地深入到用戶家中,廠商要投入的成本高昂。
盡管智能家居目前存在著種種問題,但國內市場前景或許還有轉機。據中證報報道,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預計,中國或將在2020年前成為亞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場。
該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的整體規模將由目前的100億美元增長至500億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激增至4000億美元。智能家居在中國的迅速滲透主要得益于中國日益增加的家庭收入。而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研究,到2030年,年收入突破3.5萬美元的中國家庭將超過4000萬戶。
面對這誘人的市場前景,企業家們當然不會愿意放棄這一絕佳良機,紛紛布局、投資,以各種方式侵蝕著這大塊市場,而作為個人來說,既沒有相關的技術經驗也沒有傳統企業的資源優勢,在缺乏相關認知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挺進到這一領域中去呢?
業內人士認為有下列幾種辦法,一是做行業銷售,銷售是產品與客戶之間的橋梁,也是最了解產品及市場的專業人才;當然單品創業也是一條途徑,可以從單品出發,把脈行業發展趨勢,認準客戶實際需求,以最小的資源投入換取最大的市場回報。
除此之外,缺乏技術、經驗,但就是看準了這個行業的人,可以嘗試代理這條路。從行業小白到領域精英,代理是最常見的切入點,它并不需要你的夜以繼日的努力工作,只需要選對大山,坐收漁利。
更多資訊請關注樓宇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