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揭底十大動力電池龍頭企業最新動態

時間:2017-02-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期,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動作頻頻,為此小編特為大家盤點了下近期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動態。

近期,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動作頻頻,為此小編特為大家盤點了下近期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動態。

1、寧德時代

近期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了芬蘭汽車供應商唯美德汽車22%的股份。兩家公司表示,該協議涉及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解決方案。根據協議,兩家公司將攜手打造工程電動汽車動力傳動系統解決方案,并為領先的歐洲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提供電池組。

目前寧德時代新能源持股22%,Pontos持股39%,Tesi持股39%。時代新能源是一家中國民營汽車電池系統制造公司,主營用于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時代新能源意圖通過與維美德的合作進軍歐洲供應商市場。時代在最近的新聞中表示將在2020年研發出容量為50千兆瓦小時的電池。

維美德是一家高端制造商,2016年12月份,維美德位于芬蘭新考蓬基的配有316個機器人的車身修理廠已經竣工,機器人數量將逐步增加至600個,該工廠將在2017年初生產梅賽德斯GLCSUV。此前,維美德生產了Karma混動車。

截止2016年底,CATL有效產能約為8GWh。CATL規劃到2020年投入超過300億來發展進行研發和產能的升級,到2020年之前可以形成50GWh的有效產能。CATL公司產品涵蓋磷酸鐵鋰及三元體系電池;主要客戶有宇通、一汽、廈門金龍、廈門金旅、北汽、長安、東風、吉利等。

CATL高度重視研發及項目投入,研究院擁有2016年,CATL入選國家“十三五”動力電池創新工程。該工程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300-350Wh/kg,成本1元/Wh(約為目前成本的一半)。另外,CATL也入選了國家“十三五”儲能電池項目,該項目規劃到2020年,儲能電池的循環壽命提升至15000次(約為目前的5倍)。

此外,CATL與德國、美國等國際頂級汽車廠商及國內眾多知名汽車廠商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為全球客戶研發、生產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用動力電池系統。通過收購相關企業,CATL目前已經構建了“電動汽車+儲能”的鋰電池產業鏈,計劃未來將電動汽車上淘汰下來的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到儲能上。

2、比亞迪

近幾年,比亞迪在國內外市場協同發力,新能源車運營足跡已遍及全球逾50個國家及地區逾240個城市。2016年比亞迪,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約為12萬輛,電動商用車銷量約為1.5萬輛。在動力電池業務上,2015年比亞迪年銷量達3.69GWh,2016年的出貨量約為7.5GWh,并且出貨電池全部是磷酸鐵鋰電池。截止2016年底,比亞迪產能達到10GWh。根據比亞迪的產能規劃,到2018年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24GWh。

目前,比亞迪還是堅持選擇磷酸鐵鋰電池作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應用產品,當前比亞迪磷酸鐵鋰單體的能量密度為140Wh/kg,規劃未來兩年內達到160wh/kg,未來將會對負極體系進行調整,目標在2020年磷酸鐵鋰電芯能量密度達到200wh/kg。此外,比亞迪已開展三元電池技術研發,并開始試生產。

除上述建設項目外,基于青海豐富的鋰資源,比亞迪將于青海投資建立新電池工廠。未來新工廠將形成年產能10GWh的動力電池生產能力,以該產能規模計算,足以為比亞迪超過60萬輛混合動力車提供電池。此外,與青海的合作也意味著比亞迪切入產業鏈上游,有利于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和規劃,實現資源共享。

3、沃特瑪

沃特瑪2016年營業收入和利潤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收入約77億元,凈利潤約8.5-9.5億元,沃特瑪研發生產的動力電池具有業界領先的低溫使用技術、快充技術,積極跟蹤國家電動汽車補貼政策,布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的新技術,2016年主要客戶包括:中國一汽、東風汽車、中國重汽、廈門金旅、長安跨越、大運汽車等。未來,沃特瑪將加強動力電池(包括磷酸鐵鋰與三元)的技術研發,積極開拓市場,確保公司未來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為布局新能源汽車運營業務,沃特瑪于2014年成立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純電動公交車運營、充電維保服務。目前累計運營車輛近4,000臺,已布局全國20多個城市的充電場站及移動補電車,對未來業績將產生積極正面影響。2016年,沃特瑪在安徽銅陵、十堰、荊州、唐山、渭南等生產基地相繼投產,目前的產能已達到12GWh,成為國內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鋰電池企業之一。

4、國軒高科

近期國軒高科發布定增計劃,擬定增36億加碼鋰電池主業,募投資金將用于:1)12億Ah高比能動力鋰電項目;2)1萬噸高鎳三元正極+5千噸硅基負極+21萬套充電設施+20萬套動力總成項目;3)工程研究院建設項目。國軒高科在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布局:1)本次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之一為新一代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有利于公司把握市場機遇,在公司現有的產能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公司截至今年年底公司具備鋰電池產能18.5億Ah(三元6億Ah),新建產能投產后產能將達到30.5億Ah(三元18億Ah),將增加規模效益,滿足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新建電池項目投產后預計年貢獻收入61.53億元,凈利潤9.91億元。2)定增的1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5千噸硅基負極材料、21萬套充電設施、20萬套動力總成,將充分發揮公司現有動力電池業務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向上下游領域拓展,充分發揮協同效應,推進東源電器及其子公司產業轉型升級,完善公司動力電池產業鏈,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公司研發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硅基負極匹配的鋰電池能量密度已達260Wh/kg,定增電池材料項目將具備充分技術保障。三個項目建成后將預計年貢獻收入41.09億元,凈利潤4.31億元。

5、天津力神

截止2016年底,力神公司具備3.5GWh動力鋰電池和1GWh小型鋰電池的年生產能力。目前,天津總部基地動力電池擴建項目、蘇州動力電池項目建設正有序開展,計劃2017年2季度投產;青島動力電池項目將在2017年年初啟動建設,預計當年實現投產。到2017年底,力神公司動力電池總體產能將達到10GWh。未來,華中、西南、東北區域作為第二輪發展重點,將總體年產能提升至30-50GWh。

力神動力電池產品體系涵蓋了鐵鋰和三元,其中鐵鋰為主要出貨產品,公司產品外形有硬殼,軟包和圓柱三種類型,應用較為廣泛。公司的主要客戶為江淮、吉利、一汽、東風汽車、南京金龍、廈門金龍、中通客車、天津清源等,在國際上,公司與大眾、戴姆勒、寶馬、現代、起亞等國際高端車廠保持技術溝通和研發合作,部分項目實現了產品送樣,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在儲能領域,公司與中廣核、鐵塔公司等均有良好合作關系。

力神2017年將開發出符合VDA標準、比能量200Wh/kg以上產品,到2018年進一步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到300Wh/kg,2020年開發出350Wh/kg動力電池產品。

6、比克電池

2017年1月5日,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十五周年慶典在鄭州召開,會上發布了公司未來五年戰略規劃報告及2016年營收成績。根據規劃,到2020年,公司產能將達到15GWh,實現180億元的總銷售收入,動力電池市場份額占比12%以上。

7、邁科鋰電

2016年12月28日上午,東莞市邁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邁科鋰電”)“高性能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于江蘇省常州市金壇經濟開發區隆重簽約。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規劃用地540畝,主要生產方型鋁殼鋰離子電池及配套動力電池系統,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形成年產8GWH的生產能力。

邁科鋰電此次投資旨在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為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充分利用項目所在地周邊新能源產業集群優勢,打造公司未來突破百億產值的規模平臺,為邁科鋰電的壯大、騰飛奠定堅實基礎。

8.萬向集團

萬向集團創建于1969年,以汽車零部件制造和銷售為主業,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代表企業之一。旗下的萬向A123為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

自1999年開始,萬向集團不斷加大在電動汽車方面布局。據整理資料顯示,2012年,該公司投資了美國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史密斯,主要生產電動商用汽車;2013年,收購了美國最大的新能源鋰電池生產企業A123;2014年,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Karma汽車的前身菲斯科汽車公司,此次收購讓萬向集團得以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技術儲備,加快戰略布局;2015年,與上汽合作成立上汽萬向新能源客車公司。

2016年9月,萬向集團旗下美國Karma汽車公司的首款豪華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Revero在南加州正式向全球亮相。據了解,這是美國銷售的第一款運用電力、汽油和太陽能三種動力來源的汽車。這款新能源汽車在純電模式下續航最高可達80公里,加上汽油發電機提供的額外里程,續航總里程達到480公里左右。在快速充電模式下,僅需24分鐘電池便可充電80%。在運動模式下,此款車型從0公里加速到百公里每小時僅需5.4秒。

2016年10月,萬向宣布Karma國產項目將在杭州投資25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能為5萬輛的增程式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根據萬向的計劃,先期在美國推出Revero的增程版,后推出小一些的Atlantic。2018年開始陸續推出純電動版和增程版Revero,以及純電動版和增程版Atlantic。2019年再推出一款SationWagon旅行車,一款中大型SUV,一款小型SUV以及一款敞篷車,隨后啟動墨西哥建廠。

12月15日,據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公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審核通過了“萬向集團公司年產50000輛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這意味著萬向集團有望成為繼北汽新能、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獲得第六張純電池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此前,萬向集團已擁有新能源商用車生產資質,年產5000輛新能源客車項目亦獲批準。

9.超威創元

從2015年開始,超威創元成立以常福榮博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投入研發經費120余萬元,著手單體4050mAh18650電芯的研究,經過多次試驗,最終研發成功。據了解,單體4050mAh18650電芯通過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型工藝,使單體18650電芯比能量達到306瓦時/公斤,而目前普通的單體18650電芯為255瓦時/公斤,相比之下,比能量提高了50瓦時/公斤,這樣,可以使每次充電的時間延長40%。

單體4050mAh18650電芯“首創”成功使超威創元提前完成國家預定指標成為可能,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都是極具“顛覆性”的技術革命。目前,超威創元針對該產品正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并進行小批量試產,預計明年完成下線。

10、中天儲能

中天科技10月13日公告,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天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天儲能”)收到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分布式儲能技術裝備產業化應用示范項目的批復》,同意中天儲能實施分布式儲能技術裝備產業化應用示范項目。公告顯示,該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將建設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三位一體結合及源網荷互動示范項目,儲能總容量10兆瓦時。

項目將建設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三位一體結合的電力儲能系統,探索儲能在能源儲備、應急備用、調峰調頻和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納等方面的運行管理及調度控制,實現零污染排放、零土地使用、零距離輸電。

中天科技表示,其儲能應用示范項目為未來光伏電站大規模走進千家萬戶儲備成熟技術,源荷網儲能示范項目將新能源滲透率由原來的15%提升到40%,有效緩解配電網增容擴建,同時節省用戶電費支出,是新能源發電、購售電改革、智能配網建設三者融入的一次嘗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