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西軸”合資“賠了夫人又折兵”

時間:2006-07-27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外商耍心計股權市場通吃 政府圖政績胳膊肘兒向外

外商耍心計股權市場通吃 政府圖政績胳膊肘兒向外   西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樹明說,我國軸承行業現狀是需要先進技術、部分資金,而外國大企業正覬覦我國市場,絕不能讓西軸吃過的虧再在其他民族工業企業的身上被復制、被重演,使民族工業現在所受到的傷害由皮肉擴大至筋骨,甚至導致支離破碎。   本想通過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做大做強產業,卻不料丟了市場喪失了優勢,遭受難以承受的合資之痛。我國100家最大機械工業企業、軸承行業六家大型一檔企業之一的西北軸承集團在合資中的深刻教訓為我國工業企業用市場換技術敲響了警鐘。   德方的條件相當苛刻   西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樹明向介紹說,還是在1997年,當時鐵路軸承企業在全國共有八家,七個是系統外的,一個是系統內的。按照鐵道部的思路,要形成兩個品牌并存競爭的格局,當時世界第一大軸承公司——瑞典SKF已經在國內合資組建了南口斯凱孚軸承廠。鐵道部只允許國內再組建一家合資企業。西軸不爭取,國內其他具有競爭實力的鐵路軸承生產企業就有可能與外方組建新的公司,西軸乃至寧夏地區將永遠失去這個機遇。   西軸當時是鐵道部批準生產鐵路軸承的廠家之一,年生產鐵路軸承能力為新制20萬套,全年現金收入近兩億元,占西軸當時全年現金收入的40%以上,產品占全國鐵路軸承市場的25%,在行業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FAG公司是世界第三大軸承公司,德國最大的軸承企業。過去20多年來,FAG公司一直直接或間接參與中國鐵路軸承的研究開發工作。受資金困擾的西軸與正在中國尋找最佳合作伙伴的FAG公司接上了頭,“借助于FAG的先進技術、科學管理和知名品牌,嫁接于西軸的精華部分——鐵路軸承,讓它發展壯大,帶動西軸躋身于全國乃至世界軸承行業前列”,成為了雙方合資的初衷。   但是,在談判中德方的條件相當苛刻。西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福清說,德方提出必須要最好的產品,最好的市場,包袱都甩給中方,還必須控股,董事長、總經理要由德方擔任,中方只能配副職。1999年雙方開始談判,經過長達三年磋商,在中方一再退讓的情況下達成一致意見:即德方以現金和技術投入,中方以原鐵路軸承公司的設備、土地、廠房以及公司熱處理分廠的精良設備和廠房投入,組建鐵路軸承合資企業。   其實,中方更想控股,卻不得不處處退讓。甚至在德方資金遲遲不能到位的情況下,繼續忍讓,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要求企業“從招商大局出發,堅決把合資搞下去。”   2002年5月16日,雙方開始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前,原鐵路軸承公司共有職工1100多人,德方決定只留用500人。為了合資大局,西軸將未被合資公司聘用的近600人全部予以安置。在合資公司聘用人員工資問題上,由于德方不采納中方意見,造成合資公司錄用人員不簽訂勞動合同,兩次罷工。在此情況下,西軸多次召開原鐵路軸承公司職工大會和職工代表會,穩定職工情緒,協助德方做好招聘職工的工作,使被錄用職工與德方簽訂了勞動合同。2002年下半年,德國依納公司整體收購FAG公司后,合資公司控股方轉為德國依納公司。   轉眼變成獨資企業   自從合資以后,西軸未嘗到一絲甜蜜,卻不斷吞咽苦果:連續兩年虧損千萬元以上。按合資比例,西軸僅合并財務報表便合并虧損1000余萬元。2005年5月,合資公司聘用的職工勞動合同期滿,裁員250人。西軸全部接收了原西軸股份公司員工身份的裁員。   在合資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市場大幅萎縮的情況下,西軸多次與德方控股方依納公司進行聯系和協商,試圖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并提出兩種選擇,一是合資公司由中方收回,重新改變被動局面,打開銷售市場;二是中方參股權由德方購買,中方可以借機擺脫虧損的被動局面,由德方獨立經營。“為了自治區招商引資大局,為了留住德國依納公司”,西軸不得不于2003年12月17日與德國依納公司簽約,將西軸持有合資公司的49%股權出售給依納公司。德方支付給西軸2850萬元人民幣,合資公司從此變成了德方獨資企業。   李樹明說,外資企業通行的做法是用虧損逼迫中方就范,慢慢退出企業,虧損增資擴股,以錢壓人,這正是中方企業的致命弱點。鐵路軸承生產資質是鐵道部限制生產的,德方一下子拿到了資質,進入了很難進入的行業領域。回頭來看,教訓太深刻了,辛辛苦苦20年的主導產品被低價拿走了,7000萬就賣了,從此失去占企業40%的市場。沒拿來什么技術,以股權換管理和技術,只是天真幼稚的幻想。   仔細分析西北軸承的合資,就會發現中方放棄了對技術學習的控制權。為了合資,西北軸承讓出了控股權和品牌。不僅如此,在外方資金遲遲不到位的情況下,中方仍然退讓,甚至在德方違反合資協議而對合資企業的任職和用工數量單方面采取行動時也忍氣吞聲。結果是毋庸置疑的,就是西北軸承失去了自己一塊優良的業務,以及在這個業務領域中的資產和能力。   寧夏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李文慶評價說,西北軸承合資的教訓是什么?就是在開放的條件下必須堅持自主。開放是必要的,引進也是必要的。但被一些人混淆的事實是,如果不堅持自主,那么由開放所帶來的潛在利益是無法實現的,而且還會喪失自己的核心利益。此外,跨國公司的研發基地一般都在本國,他們決不會把核心技術投入合資公司。他們把在華的合資公司作為一個加工廠,甚至僅僅是一個他們的生產車間。在實際中若把握不好,希望通過付出自己的一部分市場換取外方的先進技術,往往只是中方一廂情愿的美好愿望,最后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政績大于產業安全?   在西軸與FAG合資過程中,盡管西軸一再催促,德方資金始終不能到位,西軸想撤銷合約,可政府卻強烈反對撤約。   寧夏國資委一位知情人士說:“在寧夏,國有企業與外資的合作,多數都不太理想,甚至使地方的利益受到損害,大量裁員,造成就業壓力,矛盾和困難轉嫁政府。這種合資很不平等,應該吸取教訓。作為地處西北的寧夏,合資沒有經驗,法律條款、合同內容一讓再讓,把關不嚴。招商是大局,但必須貫徹市場行為。真正成功的合資,是那些企業雙方自愿走到一起的,主體應該由企業去參與,而不是只考慮眼前利益。”   經濟要健康發展,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不可或缺、功不可沒,但市場經濟必須要以市場為主,但一些地方官員不熟悉行業狀況,關心自己的政績大于考慮國家產業的安全。李樹明說:“外方總是希望通過地方政府官員對中國企業施壓,以達到逼企業就范合資的目的。”合資后西軸為合資公司提供的原材料,德方說價高,西軸據理力爭,結果德方找到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領導竟然打電話逼迫西軸降價取悅外方。   寧夏國資委的一位領導也認為,政府主導企業的合資重組,是一種錯位。作為國有資產出資人的代表,政府的職能主要表現在監管上。換句話說,政府扮演的角色是“裁判員”。“裁判員”一旦變成了“運動員”,企業一旦變成了政府的附屬物,國企改革20多年的成果就全部付諸東流了。   很顯然,合資也好,重組、并購也好,都是企業的經營行為,自然應該由企業來主導。而對于政府主導企業的合資重組,業內人士難免提出一些質疑。中國的企業家們就像是在戴著鎖鏈跳舞,個中滋味,苦不堪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