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億航大裁員?2016年無人機行業究竟經歷了什么

時間:2016-12-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今年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十分熱鬧,為了搶占這塊“大蛋糕”,企業們紛紛拿出創新的產品、高新的技術以及完善的產業鏈全力以赴。整體說來,2016年是挑戰,也是機遇。因此,我們有驚喜,也有期待。

2016年的日子不好過。看看億航就知道,無人機行業也未能幸免。

在持續近兩年的井噴式增長后,今年的無人機資本市場遇冷,投資縮水加劇了無人機市場的兩級分化。12月初,無人機市場第三季度跟蹤報告指出,大疆的市場份額手度出現下滑,這預示著獨角獸企業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毫無疑問,無人機市場已經進入洗牌階段。

今年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十分熱鬧,為了搶占這塊“大蛋糕”,企業們紛紛拿出創新的產品、高新的技術以及完善的產業鏈全力以赴,沒有人愿意做那個只能眼饞的過路人;另一方面,“狂拽高冷”的工業級無人機繼續將“理想”照進現實,其工作領域及工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整體說來,2016年是挑戰,也是機遇。因此,我們有驚喜,也有期待。

【驚喜篇】

一、外形上的突破:多樣化+便捷化

2016年以前的無人機,恐怕已經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旋翼加機身的大家伙”的刻板印象。到了2016年,你就該感概了——“這玩意也是無人機”?

PowerEgg,臻迪公司的首款消費級飛行器,人稱“小巨蛋”。沒展開前,你會想到眼前這個光滑圓潤的鵝蛋是一架無人機嗎?PowerEgg于年初發布,算是給小型無人機“大變身”打了個頭陣。

Dobby,重199克的口袋級無人機,來自零度智控。這么小,不就是個玩具嗎?說實話,Dobby的定位就是自拍飛行器,好玩、好用,就是它的使命。再說了,對一個揣荷包里就能帶走的飛行器,你還想要求什么呢?

VidiusVR,世界上最小的高清VR無人機。跟它比起來,Dobby簡直是個龐然大物。

VidiusVR來自微型無人機制造公司Aerix。由于身材小巧,它的飛行距離及續航能力完全沒法跟其它無人機相提并論,但它機智地開發了VR功能。4D電影看過吧,戴上Aerix頭顯,能讓你置身于無人機第一視角看到的世界里,很有意思不是嗎?

MavicPro,御。如果說,拋開性能談尺寸都是刷流氓,那么大疆算得上“真·君子”了。

御,這款消費級折疊無人機一經問世就獲得好評如潮。機身小巧了許多不說,性能絲毫不輸精靈4,而且還匹配了第一視角眼鏡。

雖說這一年里很多人都叫嚷著“大疆的傳奇不再”,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每年都在創新,并且每次都有驚喜。要知道,御幾乎完勝同期發布的另一款折疊式無人機Karma,后者最終因性能問題被召回。

V-Bat,混合翼工業級無人機。它主要用于野外檢測,所以個頭并不小。

固定翼可以讓無人機在高速飛行中保持平穩,但像飛機一樣,起飛前需要一段跑道助跑;而螺旋槳可以垂直升降,隨時起飛,不過飛行效率較低。于是,V-Bat成為了第一個把這兩者合二為一的產品。

V-bat長相雖有些詭異,但人家也是工作需要。哪只鳥愿意頭頂一支竹蜻蜓呢?我們就別說三道四了。

二、技術上的突破:智能化+高精尖

這年頭,往智能化方向發展就是科技領域的“政治正確”。2016年的無人機行業并沒有發生“AlphaGo戰勝李世石”這樣轟動全球的大新聞,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了解了2016年的里程碑事件,你就該知道,這還真是個“高端+精細+頂尖”的行業。

避障技術。現如今,誰要是沒個避障功能,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無人機。也對嘛,橫沖直撞的都是“笨鳥”,智能化首先就得讓無人機懂得自我保護。

大疆精靈4是首個將“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技術引入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的產品,而11月份發布的精靈4pro則自稱是目前最智能的消費級無人機。它可以根據環境制定自己的飛行軌跡,完成一定程度的自由飛行。

基于可見光、紅外線和超聲波等傳感器的避障技術也在今年進一步發展,例如Yuneec的TyphoonH所謂的復合避障概念以及零度Explorer2的雷達技術。稱這類技術“智能”也還差強人意,畢竟在上個月美國的一場無人機交通管制峰會上,Aerotenna以其亮眼的表現證實了微波雷達避障系統的穩定性。

操作技術。消費級無人機主打航拍和娛樂,所以獨立的操控器對用戶來說反而有些負擔,因此很多廠家選擇了用手機端代替操控器。這樣一來,裝備是更加輕便了,但是操作感和精準度也有所折損。所以,無論是從娛樂性還是科技性的角度,我們都有比app端更值一提的操作方式。

“腦控”,說玄乎了就是念力。這個概念并不新穎,但這個技術卻一直時尚。

4月份,北美一高校舉辦了全球首場“腦控”無人機競賽,學生們戴上EEG(腦電圖)電子頭帶,通過腦電波控制無人機。7月份就更厲害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通過腦電波控制整個無人機群的系統。他們的目標在于解碼控制機器人的變量,一對多遠不是研究的終點,未來他們甚至可能會推出多對多的機器人操作系統。

說到操控無人機群,在軍事作戰方面,則要運用到一項叫做“集群智能”的關鍵技術。今年11月,中國以67架飛機的數量創造了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的新紀錄,比美國海軍保持的原紀錄多了17架。專家說了,這標志著我國已進入全球無人系統技術第一梯隊。嗯,此處應有掌聲。(注:本文以民用無人機為主,此條例外。)

動力技術。動力技術關乎續航能力,單提這個,似乎跟“智能”還掛不上邊。但不論是避障、操作技術,還是無人機的飛控、定位、通訊等能力,續航瓶頸不突破,后面的一切功能都會受到局限。對于工業級無人機這類要從事植保、探測等持續性工作的產品來說,續航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燃料利用率高,運輸過程穩定,續航能力優于鋰電池……固態氫燃料電池方面依然那么搶眼。今年2月,由新加坡STAerospace公司研發的Skyblade360無人機,連續飛行了6小時,飛行距離達300千米。這數據讓大多數無人機難以望其項背。

同樣是2月份,英國無人機公司Ocuair的一架名為Enduro1的四軸無人機成功飛躍英吉利海峽,完成耗時72分鐘,長達35公里的飛行。因此也創造了輕量級無人機四軸飛行器的新歷史。

另外,太陽能續航方面也有所進展。今年8月,俄羅斯首架太陽能無人機“貓頭鷹”試飛成功,很有意思的是,這架無人機的主要工作是為偏遠地區帶來無線通信網絡。下半年,美國太陽能技術公司AltaDevices宣布與無人機制造商C-Astral合作,而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也表示正在研制太陽能無人機“彩虹”。

【期待篇】

一、無人機送貨&載人無人機

2016年11月,美國內華達州雷諾市的一家7-Eleven(7-11)便利店與無人機制造商Flirtey合作完成常規送貨77次。這一消息的曝出,讓不久前才宣布在英完成首次送貨的亞馬遜黯然失色。

今年3月,Flirtey完成首個獲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批準的無人機送貨服務;7月,Flirtey與7-Eleven達成合作,首次在雷諾市進行無人機送貨。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家來自澳大利亞的無人機初創企業,讓無人機送貨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據報道稱,7-Eleven的顧客100%接受無人機送貨,沒有人拒絕這個新奇的玩意。更何況,這種方式還如此高效。如果無人機送貨能夠大規模推廣開來,這將是運輸界的一次重大變革。而現在,我們已然真切地感受到了變革的氣息。

是的,無人機送貨也不是2016年的新詞。但是,不論是谷歌、亞馬遜,還是順豐、東京,此前幾乎全是單次送貨試驗,像Flirtey這樣完成多次點到點的常規送貨服務,還真是頭一次。

雖然無人機送貨還處于初始階段,距離近、管制嚴、操作難等問題都還沒徹底解決。但這場變革已經悄然開始,我們都將是時代變幻的見證者。

載人無人機發展比較遲緩,比不過無人機送貨,也比不過載人無人汽車。

今年年初的CES大會(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億航推出世界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載人無人機億航184。但從它年底的經營情況也看得出來,億航184也就在展會上輝煌了那么一下子。此后,載人無人機領域時隔大半年后才傳出新消息,由美國西科斯基飛機器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直升機SARA成功完成首次無人機載客試驗。(不過,就在小編截稿前有新聞稱億航184已進入試飛階段。)

載人無人機是今年的新產品,加上研發難度大,市場熱情又不高,因此發展較慢也情有可原。不過,飛機作為三大運輸工具之一,載客無人化必將是它的命運走向。我們不妨期待來年的變化吧。

二、工業級無人機的多方運用

作業機器化加速了人類社會的進步。2016年,許多概念型的無人機都已投入使用,在眾多領域展現出機器化的優勢,這也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期待。

無人機除了上天,還能下地。今年3月份,波音公司測試了兩款水下航行器EchoRanger和EchoSeeker,并于12月份宣布收購海事系統研發商LiquidRobotics。雖然目前產品上還存在許多缺陷,但我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2016年,無人機還幫了農戶不少忙。首先,無人機播種得以實現——美國無人機創業公司DroneSeed推出一款高速播種無人機,可通過壓縮空氣將作物種子發射到土壤里,目前已被用于美國西北部森林再造。同時,中國也首次采用無人機除蟲,對新疆石河子棉田實施綠色防控。

11月份,世界第一架危險化學品檢測無人機SpectroDrone問世。這款無人機可以從氣體、液體、粉末、塊狀物體中進行檢測,它的專長正是人們無法肉眼分辨的毒品、爆炸品等危險化學品。目前該無人機已用于反恐行動。

【趨勢篇】

工業級、消費級無人機走向融合:2016年全年發布了近30款消費級無人機,像臻迪、零度這樣的無人機制造商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在今年進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而生產首個消費級無人機的大疆公司卻發布了一款農業植保機。

對企業來說,融合是趨勢,哪里有錢賺就往哪里走;對顧客來說,這樣的融合也意味著取長補短,催生出更多優質產品。

人才培養規模化:隨著無人機產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更多新興行業將會涌現,這對無人機操作、圖像處理、無人機應用技術等方向的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

2016年,大疆在深圳成立了無人機技術培訓中心,而法國無人機制造商Parrot也推出了“ParrotEducation”的教育計劃。在不久的將來,無人機專業或將變得炙手可熱。

無人機管理強制化:無人機涉及交通、通訊、監控、探測等公共領域,因為這個特殊性,無人機行業早就被政府盯上了。今年,美、俄、日、英、中等各國針對無人機的安全使用問題相繼出臺法律、法規進行約束。

有導彈,就會有反導系統。大家都能冷靜地坐下來講道理,這個世界就不會有戰爭了。對于政府來說,無人機技術在不斷發展,狙擊無人機的技術就片刻不能松懈。

【結語】

競爭是慘烈的,但結果是可喜的。2016年,無人機行業整體呈上升趨勢,并且發展前景巨大。不過,這一年整個行業還處于量的積淀期,有波動,但沒有現象級的爆發。

新的涌動,就留待明年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