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源動力,沒有電,我們周圍將失去“生機”,地球將成為一片“黑色的海洋”。如今,物聯網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電池也顯得尤為重要,而一種無需電池的IoT傳感器技術是革命性的。在第三屆的IoT大會下午的智能照明分論壇上,電子發燒友邀請到了易能森的市場總監蘇子杰到現場演講,他將給我們講述異能森是如何在IoT傳感器上做到無需電池的。
易能森市場總監蘇子杰
蘇總認為:以往傳統的傳感器脫離不了電池,如果一個傳感器搭載一個電池,日積月累地更換,這消耗量不可小覷。所以在將來,能量采集應用在傳感器上是IoT的另外一個趨勢。現在很多廠商都在追求低功耗,想方設法延長電池的壽命,但易能森卻在思考著如何脫離電池的束縛。
據蘇總介紹,異能森采用了獨特的能量采集方式,通過對其他能量的采集,將它們轉化為電能供傳感器使用,從而擺脫電池,達到節能環保的作用。
那么易能森有哪些能量采集方式可取代電池呢?蘇總列舉了三到四種:第一個是機械能,既是物體在運動中產生的能量;第二種是光能,準確來說是室內光能,主要使用在傳感器上,比如說光感、被動紅外檢測;第三種是溫差能,主要用于北方供暖,溫差就會產生電,在水汽熱電表上使用頻繁較高。蘇總驕傲的說:“這幾種技術都已商品化。”
有人問到,異能森能量采集的技術核心在哪?蘇總說到“大多數人首先看的是射頻、硬件規格、在發射與接收時的消耗情況。但是協議本身也是尤為重要的,硬件是個載體,但軟件卻是核心,就如同文言文,起到少字多意的作用。這就是協議的重要性,也是異能森采集技術的核心所在。”
從協議上看,易能森的協議從物理層到應用層都顯得很規范,雖然靈活性不高,但從另一角度看,市場上各家的網絡協議無法互聯互通。然而易能森早在很久以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如今,全球只要使用易能森產品的用戶都能實現互聯互通。
在歐洲,易能森的品牌對于做燈控、做樓宇的廠商較為熟悉,相比ZigBee協議,異能森的產品使用率更高,更適合存在具有燈控的樓宇里。現在,歐洲的商用樓宇如需申請節能認證,使用易能森產品是唯一在無線協議里可以獲得加分的標準之一。
蘇總認為在這些樓宇里,無線的方式還是很難取代有線,如今20多層的大樓里大都還是使用有線結合線路,所以易能森的概念是希望在主干線使用有線,在片區管理上使用無線。因為這樣會更具有穩定性。
對于智能照明的控制方式,蘇總是這么理解的:如今大多數智能照明產品,通常需要先打開手機,再找到APP,再來控制燈具。但這在很多應用場景中是不合理的,顯得十分繁瑣,不是所有人都能愿意接受APP控制,所以如今實體按鍵還是必要的,優秀的智能照明體驗應該是能給用戶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和舒適性,而異能森恰恰能做到這一點。
如今,易能森的產品已經成功應用于50多萬棟的建筑里。未來,基于能量采集的無線技術應用是潛力無限的,這符合著全球提倡的低碳理念。易能森始終努力做出改變,做出創新,幫助人們創造出更安全、節能、美好的生活環境與條件。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