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傳感器讓工業充滿智慧,南京科遠建設智能工廠

時間:2016-12-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設備管道、機器的角角落落藏著無數只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讓機器之間、機器與后臺之間互聯互通,工廠每一秒的工作數據都不間斷地即時傳播到后臺。

智慧工廠背后的奧秘

在江寧開發區科遠自動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內,大屏正即時播放著一家智慧電廠的工作場景。不過,這個場景不是工廠的實景,而是借助三維、物聯網等技術,讓實體工廠在“云端”1:1再現。點擊鼠標,一位戴著黃色安全帽的虛擬工人在三維工廠內走動,查看每一臺機器的工作狀態。作為我市首批智能工廠建設單位,科遠公司的“黑科技”讓管理工廠變成了一件簡單的事。

智慧工廠背后的奧秘是什么?原來,在設備管道、機器的角角落落藏著無數只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讓機器之間、機器與后臺之間互聯互通,工廠每一秒的工作數據都不間斷地即時傳播到后臺,而VR技術又將枯燥的工作數據轉化為直觀的三維場景展現在監控器上,煙囪冒著的白煙、鍋爐燃著的紅彤彤的火焰都一一對應。一旦參數異常,系統將立刻進行診斷,并提前1—2小時報警。

科遠董秘趙文慶說:“傳統電廠晚上需要10個人值班監測設備,而智慧電廠只需要兩三個人就夠了。這些值班人員要做的,只是對機器的‘診斷報告’進一步確認。”

夢想照進現實

20多年前,科遠公司由幾位東南大學的教授創立,成立之初就懷揣著讓“工業充滿智慧”的夢想,每年研發占營收比例在10%—12%。

科遠董事長劉國耀介紹,科遠從為發電廠提供自動化產品、系統和服務起步,“這一塊市場過去主要被外資企業壟斷,我們和同行一道,花了差不多15年時間,基本完成了‘電廠大腦’的國產化,目前市場的70%已掌握在國內企業手中。

后來我們的產品逐步延伸到水泥廠、污水處理廠等高能耗行業。這些企業的特點是24小時連軸轉,工人三班倒,對機器要求高,用工數量多。按照現在的說法,工業分1.0、2.0、3.0,我們是在幫他們做3.0,這些年我們親眼見證了客戶們的用工數量大幅度減少。”

下關電廠是個典型案例。最早下關電廠的裝機容量為10多萬千瓦,要1000多名工人;1999年通過技術改造,裝機容量達到25萬千瓦,工人數量還是1000多人;2009年,電廠升級至1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工人數量反而下降了。

智能工廠引領未來

科遠總裁胡歙眉說,對于未來,科遠進行了重大布局,近期已在資本市場募集9億多元,將在濱江開發區打造智能工廠,“這將是一個類似西門子成都智能工廠、西門子德國工廠的工業4.0樣板項目。工廠高度自動化、智能化,建成后將實現‘熄燈車間’、‘無人工廠’。和西門子智能工廠類似,車間的生產設備全部由科遠自主開發設計,生產的也是科遠自己的產品,是一家‘自己生產自己’的智能工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