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9家醫療與康復機器人企業進行項目路演,展示包括脊柱手術和率先尖端制導系統及配套產品、3D射頻成像傳感器等新技術,廣州市博視醫療保健研究所、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醫學院、廣州正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復星集團等40多家企業紛紛前來“相馬”。
13日,在第二屆中以機器人創新大會上,廣州開發區與以色列機器人協會、廣州中以機器人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為廣州引入更多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以色列機器人技術和項目。
牽手全球有名的“最強大腦”,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的廣州如何碰撞出新火花?技術對接產能廣州成以色列機器人落地熱土
“你好,你好……”當人們走近時,新松機器人公司生產的服務機器人主動搖手示好、發出交流信號。中以機器人創新大會場外,各款新式的機器人亮出智能語音、人臉識別等新科技,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新松和以色列合作密切,其中工業機器人的電機、編碼器就是來源自以色列,我們的員工也派駐以色列,與當地科研人員一同研發新技術。”新松機器人公司副總裁張進向記者透露核心技術的來源。新松機器人是國內的龍頭企業,在全國各地都有產業布局,其中在上海和廣州建立了研發機構。新松華南總部已經簽約落戶廣州開發區,華南總部將側重在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突破。
“以色列擅長技術研發,中國積累了豐厚的產業基礎和市場渠道,兩者結合正好實現優勢互補。”以色列機器人協會主席席勒教授說。
此次來穗,席勒帶來了以色列的9家醫療與康復機器人企業進行項目路演,展示包括脊柱手術和率先尖端制導系統及配套產品、3D射頻成像傳感器、自動配置放射性藥劑設備等機器人新技術。吸引了廣州市博視醫療保健研究所、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醫學院、廣州正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復星集團、中晉智能以及廣州基金、前海中創控股、廣東文投國富基金等40多家醫療機構、相關企業與投資機構參與對接。
為加快推進中以合作,廣州開發區率先搭建了產業園示范平臺——廣州國際機器人中心。該中心是中以機器人合作的重要載體,也是廣州開發區發展服務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平臺。目前,已經有十多家企業進駐尋求與以色列技術產生“碰撞”。
就在一個月前,廣州生物島舉行了第二屆“中以生物科技之橋”項目對接會。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5個生物技術項目、20余家投資機構、30多位生物產業專家參與項目路演。
從初創團隊到成熟企業,以色列和廣州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在全球近30家純機器人企業里,有7家來自于以色列,他們的技術都代表著機器人細分領域的最前沿,我們希望把技術對接產能,在廣州‘落地開花’。”席勒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