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押局人工智能 英物爾靠并購捍衛霸主地位

時間:2016-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英特爾今年將人工智能視為下一個大成長的機會,卻購并兩家新創小公司,它們的計劃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服務。

英特爾今年將人工智能視為下一個大成長的機會,卻購并兩家新創小公司,它們的計劃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服務。

英特爾是生產芯片的半導體公司,但過去一年,英特爾卻是找研究工業工程,研究腦神經科學的專家幫英特爾轉型。

11月18日早上,本刊記者在西雅圖專訪了去年英特爾購并的兩家公司CEO,一位是SaffronTechnology的CEOGayleSheppard,另一位是NervanaSystemsCEONaveenRao。

GayleSheppard的本行是工業工程,“我創業的原因,剛開始跟人工智能無關”,她說,她的家族在美國南方經營化工廠,剛開始工作時,她每天都在研究,怎么樣找出最有效率的方法建廠,管理工廠。

“我一輩子都在研究怎么樣做出最好的決策”,她說,當時,她隨時都會檢視各種資訊,例如天氣,甚至外在的交通狀況,會如何影響建廠進度,像前一天如果下雨,第2天的進度可能就會放慢。

她說,“我開始建立一個系統,檢視各種毫無關聯性,看來互不相關的資料”,十幾年下來,她和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竟發展出一套方法,能教電腦學習人類的決策模式,譬如,學會判斷兩件事是不是相關,是不是有因果關系或相似性。

她的邏輯是,當你不斷的“喂”資料給電腦,電腦學會判斷哪些是沒見過的可疑現象,哪些事發生之后,接下來會出現什么狀況?曾有一次,佛羅里達州的執法單位追緝販毒集團,把來自80個不同來源的資料都交給她的系統分析,結果竟發現,原本看來無關的人,都“碰巧”在某個地方搭機,“碰巧”加入哪個俱樂部,幫菜鳥警察大幅縮短破案時間。

AI就是轉型的答案

要做出最高效能的人工智能芯片

她的系統,被視為是IBM人工智能系統華生的勁敵,去年英特爾因此購并這家公司,變成進攻企業市場的武器。

另一家公司的CEONaveenRao更特別,他擁有腦神經科學博士學位,能動腦部手術,拿到博士學位后,卻跑到硅谷創立人工智能的新創公司。

“我從高中就對人的大腦很有興趣”,他指著我的電腦說,“那時我就知道,人的大腦消耗的能量,相當于20瓦的電力,大概只有你的筆記本電腦的一半;但是,人腦的運算能力可比筆電強多了。”

他把人腦當電腦研究,大學他拿到杜克大學的電機學位,在科技業賺到錢后,他又回到布朗大學念腦神經科學,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他替一個已經癱瘓15年的人,把他的腦波連上機械手臂,“他可以用大腦直接控制機械手臂,拿一杯水給他。”他回憶,那一刻,“他臉上又哭又笑,我永遠忘不了。”

“我們對人腦的了解,還只有一部分,但我們已經可以用這些知識,重新設計更接近人工智能的芯片”,他解釋,現在的矽晶片是用每個位做儲存資訊的單位,他設計的芯片,系統架構卻像腦細胞一樣,是用一串電子元件記住一件事,“每個腦細胞都有運算和通訊的能力,我們的設計也是如此,但在其他競爭對手的系統里,每個電路通訊和運算的能力卻是分開的。”

他解釋,這種設計讓他的芯片要擴張規模時,就像把無數腦細胞串在一起,效能可以快速拉高。他更批評,現在市面上用來做深度學習的GPU芯片,“原本是做繪圖用,是因為研究人員的發現,才用在人工智能上”。

他認為,他設計的芯片才是專為人工智能設計。今年,英特爾用超過100億元臺幣(近22億人民幣)買下他的公司,英特爾還將用他的技術制造新芯片,爭奪最高效能人工智能芯片的地位。

購并新公司,是英特爾轉型的重要一步,但為何把這兩家新創小公司,當成全球半導體一哥英特爾轉型人工智能的重要武器?

因為英特爾想在PC沒落之后,再創造下一個平臺,英特爾不只是賣產品,而是經營一個結合硬件、軟件到標準的生態系統。

英特爾的經營方式因此改變原有的模式,購并NervanaSystems后,英特爾將推出AI服務(AIasaservice),計劃把Nervana經營成英特爾在AI領域的品牌。SaffronTechnology也是,這家公司原本就是軟件公司,英特爾計劃向企業推廣他們的人工智能服務,看好從政府到企業,都適用這樣的新服務。現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還是非常少,利用服務,英特爾可以甩開只專注賣芯片的對手,開拓全新市場。

不只賣商品還要打造新平臺

目標:打進各式設備市場

英特爾還計劃用人工智能,打進各式各樣的設備市場,NaveenRao透露,他們正準備購并一家電腦視覺公司,能夠用微小電力,就讓電子產品具備辨識影像意義的能力,這樣的設備可以用在汽車上預防車禍,或是裝在無人機上,教無人機自動繞過障礙物飛行。SaffronTechnology也打算讓人工智能等功能進入一般電子產品,“譬如,從你的聲音就能判斷,你今天是不是感冒了。”GayleSheppard半開玩笑的說,“以后你要小心,別讓你的電腦太了解你。”

有了他們的技術,創造新的服務,英特爾就有機會做出整合硬件和軟件的高效率平臺,吸引更多使用者,帶動整個平臺發展。

英特爾過去幾年,多次購并手機芯片公司,卻仍失敗收場,這次端出人工智能策略,美國媒體多半仍采取觀望態度,認為英特爾太晚出手;但華爾街看法不同,英特爾的市值開始逐步上揚。

現在,像Google等提供人工智能服務的公司,對這個產業發展扮演重要角色,英特爾在人工智能市場能否成功,將取決于它們的產品,是否能讓這群人埋單。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