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指的是對貨物在它所移動的各個環節的監控和管理,無論是從供應商到制造商、從一個倉庫到另外一個、從倉庫到用戶或者其他的環節。總而言之,供應鏈是物流的一個子集,是一個綜合管理的過程。
物聯網的興起,使得貨物跟蹤和通過GPS信號追蹤貨車變得可能,進而企業可以把位置的信息打包起來。現在在IoT供應鏈產業有一個新的推動力可以加速數據收集打包。
以下是幾個原因:首先,現在傳感器和模塊的價格大大的降低。實際上現階段大多數傳感器的價格都在每個10美元以下。這使得公司企業可以大規模的采用低功耗的傳感器,不僅節約了電力成本的同時節約了前期的投入成本。而且,在貨車上攜帶的M2M連接為IoT的供應鏈提供了更強的支持,由于貨車可以聯網所以除了簡單的GPS信息處理外更多的傳感技術可以被應用。
從使用RFID標簽追蹤高價值的貨物以確保貨物在各個復雜的分配環節準確無誤,到監控B2B耗材例如一瓶潤滑油被運送到汽車4S店,可以確認的是物聯網(IoT)正在改變著物流和供應鏈。
1.不是所有的傳感器生來平等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監測一個化妝品集裝箱內部的空氣溫度,可以選擇的傳感器有很多,不同的價格、不同的精度(有的甚至可以相差幾個攝氏度)。除非必須使用高精度、高可靠性、電壓特性好的傳感器(這當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你的成本),你需要對精度和誤差有一定的容忍。在最小可行的傳感器和最理想的傳感器之間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權衡,當你要做選擇時,要充分的考慮性能和成本的關系,因為也許你選擇了高精度傳感器但是你的應用場景卻用不到。
以下是構建IoT物流或者供應鏈的一些建議:
2.GPS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許多公司總是把GPS當做IoT供應鏈定位唯一的選擇,但是這對于很多應用場景來說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GPS定位需要一個開闊的環境才能夠搜索到信號,所以GPS無法在室內環境進行定位。當然還有其他的定位技術,利用藍牙、WiFi甚至是現在較為流行的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LoRaWAN。以LoRaWAN定位為例,通過定位終端的設備ID和定期傳回的RSSI值可以映射出相應的位置信息。而使用類似藍牙、WiFi和LoRaWAN定位相對于GPS具有價格上的優勢,并且在定位(特別是室內定位)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3.如果你想使用藍牙,那么你需要一個“中間橋”
如果你想在你的IoT供應鏈中使用藍牙,你必須確認藍牙要跟誰配對。許多人會說,跟貨車司機的手機配對連接就好了。但是現實中這卻很難實現,因為配對往往要人為完成。所以如果要使用藍牙,你需要一個價格適中支持標準協議的固定藍牙交換中心,作為小型、低功耗傳感器和數據收集系統的“中間人”。
當你要采用一個IoT供應鏈解決方案時,記住傳感器本身的成本并不是全部。因為在供應鏈里有各種成本相關的流程,例如供貨、運輸、應用開發等等。所以必須要綜合考慮解決方案的各個環節,評估實際部署的成本,權衡可能增加預算的每個因素。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