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盤點】2016年,我們追過的數控機床行業十大熱門關鍵詞

時間:2016-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朋友圈都已邁出前腿,咱機床圈也不能扯后腿。接下來,小編將為您盤點2016年機床行業的“刷屏熱詞”。

進入12月,2016年已步入尾聲。2016年機床行業并不平靜,在這一年里,政府加大數控機床產業扶持力度,行業不斷重組整合,市場秩序不斷完善,產業發展異常活躍,呈現健康發展態勢。在這年終歲尾之際,小編發現朋友圈都已開始總結2016年的“刷屏熱詞”了,讓人感慨時光太匆忙,熱詞卻太多,讓人難以取舍。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朋友圈都已邁出前腿,咱機床圈也不能扯后腿。接下來,小編將為您盤點2016年機床行業的“刷屏熱詞”。

在政策與產業發展各項利好指標帶動下,即將過去的2016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呈現出自動化、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中國制造2025”、“工匠精神”等屢屢成為行業頭條熱點。

熱詞一:工匠精神

2016年3月發布的近兩萬字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其第三部分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是兩會報告首次提出“工匠精神”,這意味著把精益生產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如果說品質生活是人類在工業時代的終極追求之一,那么精益生產則是制造領域的目標,而工業4.0是來成就精益生產的。

當下,“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強力邁進。隨著電視紀錄片《大國工匠》的熱播,“工匠精神”成了公眾耳熟能詳的“熱詞”,中信重工、大光長榮、新躍機床、寶雞機床等眾多知名機床企業技能人才紛紛涌現。如何踐行機床行業的“工匠精神”?如何讓公眾提到中國的機床產品,能像對待瑞士手表、德國機械等一樣“心生敬畏”?盡管工匠精神的培養牽涉的點很多,面很廣,卻仍舊成為了機床行業發展的一大重心。

熱詞二:工業4.0

“工業4.0”是工業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是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基礎上的工業革命的新階段,也是未來的一個新常態,代表著一種融合,互聯網與工業的深度融合。

按照德國“工業4.0”的劃分,工業1.0到4.0的主要特征分別是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和智能化。而我國制造目前在工業2.0和3.0上有很多需要補課的內容,比如汽車飛機的發動機和芯片、數控機床智能化、機器人的產業化和關鍵技術等。

熱詞三:互聯網+

據《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的定義,“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中國制造欲搭乘“工業4.0”這列快車,實現自動化轉型升級。“工業4.0”概念對企業的意義在于,它能夠將各種生產資源,包括生產設備、機器人、倉儲系統和生產設施形成一個循環網絡,進而通過物聯網和服務應用,實現貫穿整個智能產品和系統的價值鏈網絡的橫向、縱向的鏈接和端對端的數字化集成,提高生產效率。互聯網、物聯網、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3D打印、新型材料等多點突破和融合互動將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興起,一個后大規模生產的世界正在來臨。

熱詞四:中國智造

2015年5月19日,我國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明確提出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2016年,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鎮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狀態。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是新常態下打造新的國際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是促進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舉措,是重塑中國制造競爭優勢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在2016年接近尾聲之時,我國的智造產業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比如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數控機床、大飛機等領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頂尖水平的重大成果。但這些成就高度依托于國家重大專項和國防工業建設,總體來說,我國智能制造產業建設依舊處于“大而不強”的狀態。

熱詞五:智能升級

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革命,那么時至今日的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智能革命,至此,工業將進入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階段。在中國,在實現這個階段還有待時日,但在2015年發布的相關政策中,智能化已經寫入文件,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

制造智能化涉及的產品包括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等智能制造裝備以及智能化生產線,突破新型傳感器、智能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及驅動器和減速器等智能核心裝置。覆蓋行業包括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另外,文件還指出要統籌布局和推動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機械、服務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

熱詞六:機器換人

2015年,在北京舉行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產業蓬勃興起,成為現代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將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我國高危行業意指存在較大風險,危險系數較高的行業,在國家大力倡導扶持工業機器人發展的大環境下,發展“機器換人”可以從本質上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使我國的安全生產健康發展。

根據工信部此前發布的工業機器人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國將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

熱詞七:人工智能

“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行動對人工智能技術提出了重大需求,發展智能產業和智慧經濟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創新。2016年,人工智能一直都深受大眾關注,尤其是在谷歌用AlphaGo打敗韓國棋手李世石以后,世界范圍內都因為這一場“炫技廣告”受到震撼。人工智能概念從1956年提出,至今歷經了近60年的演進,已從單一功能設備向通用設備、單一場景到復雜場景、簡單行為到復雜行為的逐漸發展。

現階段人工智能產品仍僅僅是輔助人類工作的工具,多表現為傳統設備的升級版本,如智能/無人駕駛汽車、掃地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未來隨著科技等技術的發展,或將會出現在各類環境中模擬人類思維模式去執行各類任務的真正意義的智能機器人。

熱詞八: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新時期中國經濟外交和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成為中國促進全球發展合作的“中國方案”,是全方位推進中國對外開放的總抓手。該倡議提出3年來,由點及面,穩步推進,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獲。、

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其中,30多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一批重要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項目得到落實。中國更是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雙邊經貿聯委會、文委會機制,與沿線國家的溝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熱詞九:中國制造2025

2015年國務院以及工信部發布了多個文件,對中國制造業進行了有力的規范和引導。尤其是《中國制造2025》文件的公布,對中國制造業的深化改革形成了綱領性指導意見,它標志著提升制造業水平成為未來十年的國策,而智能制造有望成為未來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主題之一。

2016年,這一政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各地的高度重視。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落地實施,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編制了1+X規劃指南,啟動了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創建了一批試點示范城市,制定了分省市指南。

熱詞十:新常態

近年來,中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均已發生顯著變化。受其影響,中國機床工具行業運行情況也隨之發生新的變化,呈現新的特點。

投資總量下降,機床市場需求結構改變,中高端機床需求增多;受經濟下行的影響,產銷下滑,企業經營普遍困難;市場需求結構升級,機床工具面向傳統裝備制造領域的企業下行趨勢明顯,面向新興市場需求和產業的機床制造企業呈現穩定運行;面對國內市場需求下降和產能過剩情況,機床工具企業開始加大出口力度。

結語

總結的來說,“中國制造2025”、“工匠精神”、“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的火熱來襲,帶動了機床圈熱詞的出現。2017年,如何規范行業進程,創造更多發展機會,自主創新研發更多高精尖產品為用戶領域服務、與國際大牌競爭,是我們共同關注的焦點。相信機床行業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將彰顯其“工業之母”的重要作用,發揮其“智造強國”的光輝使命,在2017翻開嶄新的一頁,抒寫更多輝煌。此外,歡迎圈內伙伴推薦更多熱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