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無人機企業“慌了”嗎? 華為宣布進軍無人機領域

時間:2016-12-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無人機領域,主流的芯片供應商有高通驍龍,STM32F4系列,英特爾凌動處理器,三星Artik芯片,英偉達JetsonTX1芯片,TI的OMAP,AtmelMega2560芯片,XMOSXCORE多核微控制器,新唐MINI51系列、安霸等。

研究公司IDC在12月2日發布的《中國航拍無人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6年第三季度)》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航拍無人機市場出貨量前三名廠商分別為大疆、零度智控、派諾特,其中大疆占據了52%的市場份額。

無人機

主流芯片廠商

目前,無人機領域,主流的芯片供應商有高通驍龍,STM32F4系列,英特爾凌動處理器,三星Artik芯片,英偉達JetsonTX1芯片,TI的OMAP,AtmelMega2560芯片,XMOSXCORE多核微控制器,新唐MINI51系列、安霸等。最近,聯芯LC1860,全志R16,瑞芯微瑞芯微RK3288等也悄悄殺入了這個領域。全志更是聯合了小米進入這個市場。

突然出現的黑馬

2016年7月,北京,一家神秘的公司與華為海思召開了聯合發布會,宣布進軍無人機領域,一時間驚起行業驚濤駭浪。這家神秘的公司叫宙心科技,成立于2016年3月。今年,團隊15人與華為海思團隊進行了幾個月的封閉開發,150平米的房間,銷聲匿跡的干活,期間打板3次,多次試樣。7月初,就聯合華為海思召開了發布會宣布,基于華為海思芯片的無人機平臺誕生,堪稱黑馬奇跡。

華為

宙心科技

宙心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杜旭峰介紹,宙心科技已經與全球知名半導體廠商華為海思達成戰略合作,以華為海思智能芯片為核心處理器,集成了影像、圖傳,飛控和電調等功能,共同打造了ZEUS(宙斯)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平臺解決模塊方案。為了降低無人機廠商的產品研發和生產難度,宙心科技同時提供了標準的生產流程及配套的生產工具,幫助客戶快速實現無人機的產品化。

在創辦宙心之前,杜旭峰及其團隊歷經摩托羅拉、愛立信、索尼等公司,專注于手機方面的研發。目前已經獲得英諾天使基金、臻云創投的數百萬元的天使基金。

海思重新出爐無人機芯片

早在2015年,海思就推出過無人機芯片3518,由于對遠距離拍攝的清晰度不如安霸,市場反響一般。這次宙心科技發布會上,這些無人機產品所采用的海思芯片,也不是在手機上用的“麒麟”系列,而是新改造自2015年安防攝像頭里推出過的SOC芯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海思在全球視頻監控(安防攝像頭)芯片市場已經拿下了70%份額。宙心科技稱,海思最新改款的芯片適合作為無人機平臺,是因為它的影像系統是最專業的,而且安防攝像頭屬于工業級應用,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強于為手機打造的平臺。也就是說,海思平臺的無人機,就是給安防攝像頭插上了翅膀。

芯片

中國芯的殺傷力

宙心科技推出了四種基礎方案,面向消費級市場的高、中、低共3種,以及一種面向行業用戶的方案。華為海思銷售負責人潘江東認為,作海思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也有自己的喜好,比如說更愿意投資有理想、有愿景的、有創新能力的,包括有遠見的公司。宙心和海思可謂一拍即合,雙方都覺得彼此很有實力,于是馬上就進行了深度合作。這樣一來,無論從原始的芯片,還是芯片落地的解決方案,全部都是由國內的公司來完成,ZEUS真正可謂是一顆紅彤彤的“中國芯”。

華為進入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是很慎重的。在海思半導體內部,與宙心科技展開合作的部門是數字媒體部,屬于六大部門之一,主要生產用于便攜式相機、電視機頂盒和智能電視的芯片。視頻監控攝像頭、無人機和運動相機,又屬于便攜式相機類目下的產品。華為海思跟高通相比,解決了高通芯片發熱的問題,更具有性能上的優勢。最新一代的海思芯片,已經有超過100個算子。

觀望中的市場

據了解,基于高通和海思芯片的無人機產品,還沒有到大規模量產的階段。可以說,華為海思跟高通一起走在時代前列。實際上,高通和華為海思都沒有為無人機推出專門的芯片,而是采用了在原有芯片之上進行改造的策略。兩家半導體公司對無人機市場的態度,仍以試探為主。

2015年無人機在美國的銷量是100萬臺左右,2016年最新的預測是280萬臺左右,這還只是1000美元以上的銷量,不包括低端無人機的銷量,所以這個市場真的是蠻大的。據了解,現在國內有700家到1000家左右都在做無人機,但真正在賣無人機的只有幾家,真正在十萬臺以上批量生產的更少。真正的問題還是技術,只要一飛一比一測,性能就非常關鍵。所以怎么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怎么解決行業用戶的應用,都是至關重要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