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Khronos協會呼吁VR市場的企業大亨聯合起來建立一個跨廠商、免版稅的開放VR標準,以粘合碎片化的虛擬現實市場。目前,這個項目還在探索階段,Khronos還在搜集開發者和頭顯制造商的反饋,近期會開始部署詳細的要求和設計。據悉,這一“VR標準倡議”已經受到NVIDIA、AMD、EpicGames、谷歌、Oculus和Valve的支持。
Khronos設想的這一套標準包括動作捕捉、控制器等的API,以方便開發者們更容易地將他們的app和游戲嫁接到兼容的設備上,從而提高最終用戶體驗并推豐富內容的選擇,最終實現行業增長。
OculusVR的CTOJohnCarmack表示,隨著行業的愈發成熟,以及一些基本功能的日漸透明,建立一個合作開發的開放的標準API將具有里程碑意義,并表示非常高興能為此獻上一臂之力。
對于該倡議,Valve的聯合創始人GaveNewell也表示認可。他評論說這個API計劃將會對阻止行業碎片化起到很大作用,“市場上的VR系統越來越多,大多數都需要單獨的API,這對消費者產生了巨大的碎片化影響,我們確實需要一套標準API來阻止這種趨勢。”
而隨著科技巨頭切入VR標準,國內相關標準組織也在積極開展VR標準相關工作。1月29日,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及環境數據表示分技術委員會成立,下設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標準工作組,對虛擬現實硬件產品、應用軟件產品、交互方式、接口等方面開展研究。
3月,AVS標準工作組啟動虛擬現實音視頻編解碼技術研發,就虛擬現實內容表示、虛擬現實內容生成與制作、虛擬現實內容編碼、虛擬現實交互、虛擬現實內容存儲、虛擬現實內容分發和虛擬現實顯示等關鍵技術進行探討。
4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對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產品在功能、性能、互通性等方面的標準化工作進行了梳理,發布《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并啟動了VR/AR國家及行業標準征集活動。
9月29日,虛擬現實產業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據了解,虛擬現實產業聯盟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成立,目前已有包括賽迪信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歌爾股份有限公司、HTC等180余家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研究機構、產業園區加入,是目前國內在虛擬現實領域最具行業影響力的產業聯盟。
12月6日,聯盟標準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嶗山區召開,在VR行業標準的工作上有了初步進展。會議審議通過聯盟標準委員會的組織機構設置,成立了標準工作組、標準應用推廣組、國際標準化組、知識產權研究組4個工作組。
根據標準委員會的安排,將對市面上主流虛擬現實產品進行檢測排名,對在研的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標準進行試驗,并對市面上的產品提供標準符合性測試及性能測試。會議還審議通過了《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標準委員會管理辦法》、《標準委員會“十三五”工作計劃》,討論了標準需求及提案,并對《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通用規范》進行了解讀。
但是,目前VR產業還處于發展初期,產業生態尚未形成,內容制作、交互方式、硬件規格還在不斷演進,VR標準的制定并不容易。一方面,虛擬現實頭盔還處于快速迭代階段,現在做標準需要具備比較超前的思想。
另一方面,目前VR技術處于百家爭鳴的階段,各個廠商空間定位技術方案不盡相同,很難去制定硬件規格。另外,VR標準技術指標的科學性也是一大挑戰。制定VR交互標準涉及交互使用場景、精確度、響應速度等一系列問題,但是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典型的應用產生,現在去談VR交互標準沒有意義。從以上幾點來看,VR標準的制定雖然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完成這一個過程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