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即將在本月迎來中國共產黨東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本次盛會將全面總結東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回顧東莞近五年來的發展成就。
剛剛在東莞落下帷幕的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吸引了1300多家國內外知名參展企業、11萬人次的專業觀眾及采購商入場。去年才“橫空出世”的智博會已是東莞規模最大的展會,在國內同類展會中也首屈一指,成為東莞一張新的城市名片。智博會火爆的背后,是東莞率先對接“中國制造2025”的有力舉措,也是莞企抓住自動化紅利高速發展的機遇,更是智能裝備產業擔綱新動力引擎的重構。
經歷了2009年至2011年GDP增速連續三年全省墊底之后,2012年,在“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東莞經濟出現強勢反彈,從第二季度起,GDP增速連續7個季度加快。“十二五”期間,東莞在創新驅動效應突顯、產業結構優化以及市場主體活力激發等方面表現不俗。在收官之年的2015年,GDP更是達6280億元,首次正式邁入“6000億俱樂部”行列。
對于這條近乎“U”形的GDP走勢圖,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盧進勇給予了“莞式反轉”的總結。作為中國制造的“晴雨表”,東莞經濟的觸底反彈也被認為是中國經濟“企穩——再突破”的重要跡象。
新動能釋放能量截至去年底高企近千家
今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了位于東莞長安的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歐珀自主手機品牌OPPO脫胎于步步高,目前已進入19個國家和地區,出貨量居全球第四、國內第二,今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更是登頂為全國第一??偫睃c贊OPPO:你們從步步高時期的傳統產業,躍升到如今生產高端智能手機,實現了華麗轉身、破繭成蝶,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范例。
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東莞新動能釋放的重要表現。2015年,東莞全市手機出貨量2.74億部,全球每6臺智能手機,有1臺是“東莞制造”。當年全市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896.5億元,累計增長11.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1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3.55個百分點。
近年來,“東莞制造”一直被外界解讀為“中國制造”位于“微笑曲線”低端的樣本。過去五年,東莞GDP穩中有進,靠的不是傳統發展模式的復歸。而為突破經濟發展受到的土地空間、環境資源等壓力制約,東莞主動尋求轉型,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核心任務,出臺創新驅動“1N”扶持政策,從產業政策、資金投入等多方面進行扶持。
一大批像OPPO這樣的企業加快成長,形成自主創新的強大生命力和競爭力。到2015年底,東莞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986家,培育入庫企業數量776家,在全省地級市中位列第一?!笆濉笔展俚?015年,全市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2%、7.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47.0%、36.0%。
過去五年,東莞還誕生了首家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企業——華為終端,數家百億企業、上百個現代產業項目也應運而生。經過五年的產業革命,“只見星星、不見月亮”的零散產業格局逐漸被“星月同輝”所代替。
“東莞制造2025”戰略的出臺又標志著東莞趕上了智能制造的“頭班車”,共有2億元財政專項資金被安排用于支持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2015年,全市新登記“機器人”企業122家,同比增長134.62%。東莞還引進了大連機床等龍頭企業和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據先機。
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傳統產業2.0版
在公司充滿現代工業氣息的辦公區,董事副總經理楊海向記者展示了公司最新的高精尖產品——液態金屬,“比不銹鋼輕,又比不銹鋼硬?!币蚓哂懈邚姸?、高硬度、高彈力、耐腐蝕及可壓鑄成型的特點,臺一盈拓生產的液態金屬將重點開發手表和smartwatch等奢侈品市場。
從傳統的模具產業逐漸走向高端,目前該企業的專職研發人員達50多人,2015年研發投入達2000多萬元,已發展成為集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機械零部件、數控機床及裝置、數控機器人、電腦軟件硬件及其周邊裝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科技企業。
東莞本土科研資源較為缺乏,這也是很多制造企業爬坡升級遇到的現實困擾。由橫瀝鎮政府搭建的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為臺一盈拓解決了這一難題,這個機構將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科研人員直接對接,協助橫瀝乃至東莞地區的企業開展了一系列產學研項目。楊海說:“我們足不出鎮,就可以接觸到院士、教授和博士,請他們為我們解決問題?!?/p>
橫瀝曾是東莞經濟總量排名中下游的小鎮,“十二五”期間,通過協同創新打造傳統產業2.0版,撬動企業R&D經費投入2.94億元,比2011年增長420.4%,模具產業產值增長達20%以上,產值歷史性地突破百億元大關。今年,橫瀝更是以“黑馬”的姿態闖入全國百強鎮陣營。
在東莞,不僅僅是橫瀝模具,厚街家具、虎門服裝、大朗毛織等12個鎮街的產業發展均走上協同創新之路,目前全市創新服務機構達521個。創新驅動之下,2015年,全市專業鎮平均經濟規模達到187.2億元,較去年增長16.2%.
東莞一直視制造業為“根”,一個個專業鎮其實就是一個個特色的產業集群。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產業集聚發展、協同創新的2.0版關系著城市定位與發展方向。正如東莞理工學院珠三角企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莫安達所言,專業鎮能形成強大的技術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在產業集群內部實現共享,從而讓中小企業更充分地接觸產業資源,進而強化、優化產業的競爭力。
產業結構之變?為現代產業提供支撐
“東莞制造業對于鐵路運輸的需求越來越大,此前的運力已經漸漸無法滿足需求。”廣東華為現代物流公司今年以來增加了多個班列,并將部分班列提速。
近年來,由于運輸成本較低,且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小等原因,東莞出現了公路貨運向鐵路貨運轉移的趨勢,通過公鐵聯運,制造企業成本至少能降低30%.華為物流目前總資產超過6億元,還在全國建立起50多家分公司共300余個網點,如今與三星、華為科技、易事特、徐福記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過去五年中,不僅是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也在東莞呈現蓬勃發展態勢。這既得益于東莞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紅利,同時也為東莞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大的支撐。
近年來,東莞先后實施“科技東莞”“機器換人”“東莞制造2025”等戰略計劃,對科技、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加工貿易、金融類、物流、樓宇、信息技術、平臺建設、人才、文化等各個類別的現代服務業企業予以了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2012年,東莞第三產業增加值2575億元,服務業占GDP比重首次超過一半,達到51.1%.2014年開始,東莞的第三產業占比早于全省超過第二產業,而現代服務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所占比重又高于傳統性服務業。2015年,東莞服務業增加值上升到3351億元,3年間年均增長9.1%,超過同期全市GDP增速,占GDP比重提升至53.4%.投資結構也發生變化,2015年外資投向第三產業的規模首次超過制造業。
中山大學教授林江認為,有了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才能進入東莞,從而形成產業集群,強有力的現代服務業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前提,是中小企業成長的重要推手,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只有服務業水平和規模上去了,東莞的制造業才能真正轉型升級成功。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