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產業:應凸顯自主品牌優勢,警惕“跟風”

時間:2016-12-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按照工信部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將達到10萬臺,其中六軸及以上機器人達到5萬臺以上。

一面是激增的機器人市場需求帶來的大量商機,另一面是一哄而上的苗頭讓人擔心是否會釀就又一個低端重復高端缺失的產業。

在11月29日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提到了我國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下的隱憂。他提醒自主品牌,不能僅瞄準機器人產業增長較快的勢頭,圖短期利益,而不重視研發創新和產品質量,從而導致中國機器人產業自亂陣腳。

宋曉剛表示,在技術研發、產品質量等方面,中國跟國際領先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而國內企業的優勢在于細分行業的應用。因此,要在政策引導下,圍繞應用的特點,走出有中國特色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道路。

高速發展下的隱憂

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銷量是6.8萬臺,增速為18%。其中,國產工業機器人全年累計銷售2.2萬臺,按可比口徑計算較上年增長7.8%。考慮到前期研發企業實現投產、新企業進入等因素,實際銷量比上年增長31.3%。

“雖然增速較前兩年明顯回落,但在宏觀經濟增長總體趨緩的背景下,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仍不失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大亮點。”在今年4月召開的聯盟成員大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曾如是分析。

按照工信部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將達到10萬臺,其中六軸及以上機器人達到5萬臺以上。同時,到2020年,中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在高端市場的產品占有率達到50%以上。

不僅工業機器人前景看好,服務和特種機器人也預期樂觀。宋曉剛指出,2015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已達到12%。根據國際標準,這一比例達到10%就屬于老齡化,也就是說,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在此背景下,養老、助殘機器人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此外,救援搶險、家庭娛樂、教育機器人等特種機器人也有不少市場需求。

談到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速度,宋曉剛表示,近幾年來,全球機器人產業增速基本保持在15%以上。其中,亞洲和中國的增長最快,亞洲的年均增速超過20%,而中國超過50%。

“這一輪的產業發展,中國是在2009年到2010年期間起步的,為什么一開始增速那么高?一是基數低,二是需求大。”他舉例道,2012年我國機器人年銷量還不到4000臺,僅僅3年后,2015年已經增長到6.8萬臺。

根據他的判斷,“十三五”期間,不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機器人,都會保持一個比較高的增速,預計在15%以上。在基數逐步提高的情況下,這依然是一個比較快的增速。

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正面臨新常態,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對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的需求很大;另一方面,進入新常態后,一旦企業沒找準市場定位,就可能會在這一輪出局。

宋曉剛提醒,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已經顯現出一哄而上的現象,由此帶來一個問題——我國整體機器人產業的研發能力、產品水平與國外四大家族、四小家族還存在差距,在市場需求激增的情況下,如果自主品牌不注重提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如此大的市場,很可能被國外品牌占領。

“在2014年兩院院士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機器人產業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將是一個萬億級別的產業。這是好事,但大家千萬記住,習總書記最后還說,希望我們的機器人企業能夠盡快提高技術水平,占領更多市場。”宋曉剛強調,如果中國的自主品牌僅僅瞄準機器人產業增長較快的勢頭,圖短期利益,而忽略了研發創新和產品質量,就很可能會使中國機器人產業自亂陣腳。

把握優勢補齊不足

宋曉剛坦承,在技術研發、產品質量方面,尤其是關鍵零部件,中國跟國際領先水平是有差距的,這也是國外品牌能占據70%以上市場的主要原因。其中,在六軸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等技術難度較高的領域,國外品牌的市場份額甚至超過80%,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近幾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已有大幅提升。在控制器、伺服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上,國產化水平進步很快,而且高精度減速機目前也有了小批量的產品。”他說,從技術和研發層面看,我們正處于追趕的階段。

“國內企業的優勢在哪兒?在于細分行業的應用。”他自問自答道,因為中國制造業的規模和門類都位居全球第一,從今后的發展趨勢看,工業機器人的主戰場正是量大面廣的制造業。無論是本體、零部件、還是集成商,國內企業更熟悉中國制造業各個領域的特點,更了解中國市場,而機器人產品必須和工作單元、生產線集成在一起,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針對制造業中不同細分行業的具體應用,國內企業和研究院所的研發創新工作已取得明顯的成效。比如,在打磨拋光、搬運和上下料、3C等細分行業的應用領域,很多國內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優勢。“所以,我們要走有中國特色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道路,就要緊緊圍繞應用的特點來展開。”宋曉剛說。

記者從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獲悉,12月13—16日,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將于安徽蕪湖召開。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是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主辦的年度大會,自2012年起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的大會主題是“新起點、新征程、聚眾力、贏未來”。

為期四天的大會將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召開主論壇、領袖峰會、工業機器人論壇、工業機器人論壇、服務機器人論壇、特種(軍用)機器人論壇、機器人標準與可靠性論壇、醫療與養老康復機器人論壇等十余場主題活動、專題論壇及一系列配套活動。同時,還將首次發布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2016年上半年市場統計數據等重要信息。

宋曉剛表示,“十三五”規劃對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等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并且有相應的措施。有了政策引導和相關標準,企業就能找準自身定位,這也是本屆“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以政策措施為核心內容的原因。

他還透露,“馬上要出臺關于促進機器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機器人規范條件,都將從產業政策的角度引導行業企業注重創新能力、產品質量、技術水平和人才集聚,引導企業從滿足需求的角度發力,而不是說,產品質量還不高,先打價格戰。”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