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機器人工業領域先行服務類潛力巨大

時間:2016-11-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人正在成為社會分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隨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現象愈發嚴重,機器人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不過,與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尚有巨大發展空間,在政策、資本、企業等多方面參與的背景下,我國機器人發展有望駛入快車道。

機器人正在成為社會分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隨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現象愈發嚴重,機器人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不過,與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尚有巨大發展空間,在政策、資本、企業等多方面參與的背景下,我國機器人發展有望駛入快車道。

工業領域先行

科技改變世界,機器人成為改變世界的關鍵鑰匙。機器人市場發展提速首先在工業領域凸顯出來。據統計,2015年國產機器人產值規模達到16.4億元,產值增速達55%。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7.5萬臺,占全球銷量比重超過1/4,同比增長23.7%。根據《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工業機器人銷量的目標,分別是15萬臺、26萬臺和40萬臺。預計未來十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將達6000億元人民幣。

從產值上來看,工業機器人占據絕對主導。不過,我國在工業機器人技術上并非強國。目前該領域以歐日主導,尤其是以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最為著名,并稱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它們在亞洲市場同樣也是舉足輕重,更占據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

賽迪智庫裝備研究所機器人產業研究室副主任盧月品認為,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急劇上升標志著我國人口紅利時代即將結束。然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是巨大的,因此,工業機器人在國內備受推崇。

服務潛力巨大

除了目前占主導的工業機器人,服務類機器人被認為是成長性更大但也是更難突破的領域。服務類機器人需求領域大致可分為C端和B端。C端目前以個人情感陪伴、殘障輔助、家庭作業、教育類為主,需求培育還需時間。B端更多是實際需求,如酒店、醫院及安防服務等。

盧月品認為,現階段服務類機器人并沒有高尖端技術的支持,尤其在C端產品方面很難看到滿足于市場需求的產品出現,大多是由于技術不足導致。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目前許多地方已經陸續出臺了優惠政策鼓勵發展機器人產業,這引發民間資本瘋狂涌入服務類機器人產業,短短兩年內就增長了上百家公司,或者已經形成新的產業泡沫。

不過,圖靈機器人副總裁王向一認為服務類機器人市場十分可期。王向一表示,目前,以掃地機器人、娛樂機器人及醫療看護機器人等在市場中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另有機器人品牌的工作人員也贊同這一觀點,她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和深度學習已經成為社會的強需求,服務類機器人逐漸開始具備與人類溝通互動的功能,這勢必將促使生活陪伴型服務機器人大火。

據悉,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中工業機器人的比例達到了60%,服務類機器人的比例達到了30%,特種機器人占10%-15%左右。而在今年的展會上,工業機器人比例降到40%,服務類機器人比例擴充到30%-35%,特種機器人占20%-25%左右。

政策紅利不斷

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護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指出,當前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機器人技術發展在支撐智能制造、提升生產效率、增進民眾福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開啟了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代。劉延東倡議,各國要深入挖掘科技創新潛力,加大機器人重點領域的研發力度,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促進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推動各領域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完善政策措施,創新應用模式,拓展服務領域,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完善產學研用結合的協同育人機制和激勵評價機制,讓創新人才競相涌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共同制定機器人國際標準,加強專利申請和知識產權保護,努力形成包容開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機器人發展格局。

小編了解到,早在2008年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就有所體現,當時機器人技術就被列入先進制造技術之一。去年,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曾表示,考慮用產業基金的方式來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今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再一次明確規劃了機器人產業各環節的指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