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江蘇省、市相關部門、微軟中國、MBI中國、博士力士樂中國、達索析統等知名企業共同舉辦的首屆智能制造新模式高峰論壇暨“我做”智能制造眾創平臺發布會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開發區雙龍大道1528號麗湖亞致會展中心隆重啟幕。
逾200名知名企業高管和行業專家蒞臨現場交流,本次會議還簽約創建了“智能制造新模式戰略聯盟”并現場發布了“我做”平臺首期訂單以及推出了首屆“我做”創客大賽。
在智能制造產業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本次論壇對促進相關制造企業深入理解行業發展趨勢,探索企業轉型和創新發展模式,增進企業交流和合作共贏具有重要的意義。
智造時代:新的市場需求催生新的制造模式
作為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的代表企業,埃斯頓在機器人行業的的探索一直走在江蘇機器人行業的先列。埃斯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波首先發表了“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的新探索”的演講。
2008年以后,全球經濟危機,由于政府的強烈應對,危機在國內持續了幾年,到了2012年以后,才明顯感覺到形勢轉變,需求和購買力逐漸衰落,制造業開始走向了一個下滑的階段,有的企業減少了產能,有的企業放棄了經營,也有的企業獲得了新的發展。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制造業發生了這么重大的變化?
吳波指出第一是制造業的數字化趨勢,第二是需求的高端化,第三是競爭的國際化,第四個是產業的資本化使得制造業市場面臨新的挑戰。
而在這種挑戰下,傳統的制造業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埃斯頓在面對這些挑戰,也在為智能制造尋找一條好的途徑,希望在新的賽道上能夠闖出新路。在智能制造的探索上,埃斯頓通過建立企業級的云平臺,加快打造標桿化機器人智能車間,創新研發互聯網工業機器人,發起網絡化協同平臺四個途徑來找尋智能制造的新路子。
吳波認為機器人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埃斯頓希望建立一個平臺,讓社會上的工程師們一同來參與并共同推動機器人的集成應用和智能制造的發展壯大。這也是埃斯頓自動化發起主導創建“我做智能制造眾創平臺”的原因。
最后,吳波指出“我做智能制造眾創平臺”有四個價值:一是協同設計,公司除了“在冊員工”外,還擁有更多“在線員工”;第二個是協同加工,公司除了“自主產能”,還能擁有更多“響應產能”。第三個是協同營銷,除了“自建渠道”,還能擁有更多的“虛擬渠道”;四個是協同服務,除了“派出式服務”,還能擁有更好的“分布式服務”。
隨后大任智庫董事長、“我做智能制造眾創平臺”聯合創始人卜安洵發表了“正在開啟的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演講。
卜安洵指出工業時代,體力勞動會讓步成基礎工作,而知識的生產成為競爭的力量。而在新的智業時代,知識腦力會變成社會分工的底層,因為知識和計算能力極其充沛,而通感、同感、靈感會變成競爭的主要力量。因此在今天來看,制造業應該在數字化,網絡化和人工智能上面提升競爭力。
他通過從舊產品到新產品的變化,從舊產能到新產能的變化,從舊產業到新產業的變化三個方面來解析了制造業的新舊競爭。
在新的產業環境下,整個社會會形成一個新的生態模式,不同的產業將跨界交互形成一個共享的網絡平臺,比如“我做智能制造平臺”,它可以鏈接原來屬于不同領域的多個產業。
但是他同時也指出,眾創平臺面臨著高復雜性訂單,高附加訂單,以及個案性的成果三大挑戰。
從我做起:我做,大家做
本次高峰論壇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我做智能制造眾創平臺”發布會。現場的所有嘉賓,搖動手中的手機,一起將此次發布會推向了高潮,到訪嘉賓共同見證了發布會的啟動。
為進一步加深對于“我做智能制造平臺”的了解,“我做”研發團隊代表盧昊在會議上詳細講解了“我做平臺”的具體內容。
“我做智能制造眾創平臺”是由埃斯頓自動化發起主導創建,微軟(中國)、博世力士樂(中國)、達索析統等名企共同參與,大任智庫提供全程咨詢輔導,智能制造領域的互聯網眾創平臺。
“我做平臺”一共分為六大模塊,第一模塊是訂單模塊,這也是“我做平臺”的核心功能。第二個是智庫模塊,實際上這是建立起來的一個云端的大數據庫,給工程師提供額外的收益,所有的設計都能在這個平臺上找到之前設計的方案,設計師要做的可能就是對這些方案進行細化、優化、個性化;第三個是伙伴模塊,“我做平臺”上所有的用戶都可以定義為伙伴;第四個模塊是活動模塊,在平臺上發表定期發表一些線上線下的活動。第五個功能是私店功能,是結合現代微信營銷設置的功能,可以形成共享;第六個功能是基金功能,對于有資金上面需求的企業來說可以在上面尋求幫助。
該平臺是眾包、眾創、眾籌的模式在智能制造領域的融合應用,通過它以期實現智能制造領域,達到三個改變,即工作方式的改變:不再是固定崗位地點和工作內容,而是基于任務的接單應答式工作;用工方式的改變:不再是招聘用工,而是整合市場和社會資源,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人力資源;合作方式的改變:打破時間、空間、人力、資本限制,隨時隨地合作,共享成果。
專業洞察:智能制造新模式名家探索
本次會議還邀請到博世力士樂中國區銷售副總裁劉天鵬,作為德國工業4.0戰略主要發起者之一,博世力士樂在工業4.0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經驗。
劉天鵬表示,中國制造商需要以個性化需求為導向、以價值流咨詢為基礎、以互聯自動化為核心的、提供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4.0交鑰匙解決方案。而博世力士樂通過新線投資、舊線改造、互聯服務、工業4.0培訓等能夠提供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4.0交鑰匙解決方案。
隨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唐敦兵教授發表“面向個性化定制的設計與制造新模式的研究”的演講。
唐敦兵指出,客戶的需求變化使得大規模生產定制產生,對生產和技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模式下,用戶和企業是直接互動,結合“我做平臺”的特點,他希望用戶通過“我做平臺”和企業進行互動,最終實現個性化的定制。
他同時指出,他和他的團隊正在網絡協同制造,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式設計以及個性化訂單智能調度技術上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夠為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探索提供幫助。
前京東集團副總裁、《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場景革命理論提出者吳聲對“我做智能制造眾創平臺”的發布表示祝賀,并發來了祝福視頻。
聯盟力量:智能制造新模式戰略聯盟成立
會議還重磅推出了智能制造新模式戰略聯盟發起倡議書,到訪嘉賓共同見證聯盟力量。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制造業正在全力進行轉型發展,全面推進智能制造的宏圖大業,不但要靠新技術、新產品,還要靠新思維、新模式,因此智能制造企業、學校、機構需要攜起手來組成智能制造新模式戰略聯盟。
戰略聯盟將聚焦智能制造,探討和實踐產品研發創新模式、制造創新和產業協作模式。聯盟成員單位將定期交流,務實分工合作,定期舉辦會議,共享創新成果,通過“產學研”深度結合共同推進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廣闊世界。
眾創開啟:創客大賽啟動
最后,埃斯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營銷中心總經理諸春華開啟了首屆智能制造極客大賽。
極客大賽以“埃斯頓工業機器人造型設計”為題目。諸春華對極客大賽的題目做了詳細的解讀,并且對設計大賽的要求,報名渠道和獲獎者的獎勵做了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入選方案除了獎勵機器人之外,還將獲得4.8萬元的額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