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山東發布工業22個重點行業轉型升級中期評估情況。22個重點行業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63.5%,較2013年提高1.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5486.5億元,近兩年年均增長6.1%。受此拉動,山東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13.3%,工業總量占比上升。
這是2014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敲開核桃、一業一策”,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決策后,山東工業交出的首份答卷。“全省工業轉型升級取得積極成效,涌現出了一批思路新、舉措實、效果好的典型企業,探索出很多具有推廣價值的好經驗、好做法。”省經信委主任錢煥濤說。
瞄準高端“世界霸主”被迫打價格戰
今年6月,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拿下了福特汽車美國伍德黑文工廠的大型高速沖壓線訂單,這是濟南二機床為福特提供的第9條大型沖壓線。此次競標過程中德國企業大打價格戰,但依然無法撼動“濟二制造”的市場。
自己不打價格戰,還逼著曾經的“世界霸主”打起價格戰,濟南二機床強勢的背后,是山東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崛起。
記者從省經信委了解到,截至2015年,山東高端裝備制造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2919家,較2013年增加328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186.6億元,較2013年年均增長10.7%。這其中,主營收入過100億企業達到16家,較2013年增加4家。
更直觀的數字是:22個重點行業中,有14個行業發展速度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其中高端裝備制造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幅,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年均增幅高5.3個百分點。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霸主,二機床贏得市場,靠的是持續不斷的創新和嚴苛的質量標準。”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剛說。濟南二機床始終瞄準國際高端需求,積極推進技術研發,努力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逐步在高端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主動。
從“德國制造”到“濟二制造”,濟南二機床不僅打開了國際市場,也在扭轉國內高端數控機床依賴進口的局面。其中,大型成套沖壓設備的技術水平實現了與國際最先進水平的同步發展,裝備了國內幾乎所有的自主與合資汽車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
摸石頭過河敢于走進無人區
9月14日,憑借石墨烯內暖纖維,圣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從意大利官員手中接過了意大利國家科技創新獎獲獎證書,這是中國企業首次獲得這一大獎。
“15噸玉米芯能產1噸石墨烯,玉米芯7500塊錢一噸,石墨烯我們對內供應還要250萬元一噸,這中間的巨大空間完全是摸石頭過河摸出來的。”唐一林說。
像圣泉一樣在新領域、無人區摸索的新材料企業,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1130家,2015年銷售收入5651.2億元,比2013年增長32.3%。
“按照2015年全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2萬億元計算,山東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其他產業相比,新材料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特點,誰都想要高回報,但高風險往往攔住很多人。”唐一林說。“真正能降低風險的不是畏縮不前,而是不斷創新,用科技的力量做好風控。”
圣泉集團最初嘗試從纖維素中提煉石墨烯時,第一個研發團隊的研發成果不理想,不具備量產條件,唐一林卻咬牙堅持著不放棄。最終,黑龍江大學的研究成果圓了唐一林的夢。
2014年7月生物制石墨烯擴大生產,高投入帶來高回報。
“從全省看,山東新材料企業還存在規模較小、缺乏核心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少等難題,這些接下來都要克服,只要敢闖敢試,咬牙堅持,總能打開一片新天地。”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保持專注創新不惜成本
在世界最大的工業用水處理藥劑生產企業山東泰和水處理有限公司,新上的有機磷酸類水處理劑生產裝置正在進行基礎框架施工。設備投產后,泰和這種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將會從目前的30%提升到70%左右。
校辦工廠起家,迅速壯大成工業水處理藥劑的全球龍頭企業,泰和的秘訣是什么?“我們靠的是十幾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創新。”董事長程終發說。
對于創新,泰和幾乎不計成本。記者了解到,泰和這幾年十幾億的利潤,基本都投入了研發一線。目前泰和的主要生產設施均為自主研發,應用的專利有80多項。產品成本比同行業平均水平低20%,能耗低一半以上。
不僅是泰和。從全省看,山東企業創新能力在逐步增強。2015年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8755件,同比增長70%,占全省全年授權量的51.9%;登記技術合同2.07萬項,成交金額329.7億元,同比增長26.3%。
“做技術,要有一種‘病態’的執著,只要有可能性,就一定要做到更好。”程終發告訴記者,今年在全球行業總需求降低3成的情況下,泰和的年產值、利潤均可實現20%左右的大幅增長。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