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掃地機器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雖然很早就出現了,但確是近兩年才走入人們視線的。敢于吃螃蟹的人有的已經體會到了掃地機器人帶給我們的便利,有的用了幾次感覺不好用就扔一邊躺灰了。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抱著觀望的態度,這玩意兒真有那么神奇么?真能把地掃干凈么?我家東西多、擺放雜亂怎么辦?我家有樓梯,它摔下去怎么辦?我家那么大,它多長時間才能掃完?它會不會到處亂撞……
智能掃地機器人選購攻略
這么多的顧慮讓不少人只能望洋興嘆,但看到雙.11掃地機器人優惠那么大又有點兒心動,到底買還是不買?到底買哪個?作為半個老司機,筆者今天就帶你扒一扒掃地機器人的那些套路,教你怎樣買到一款好的掃地機器人。
三種主流定位方式
用過掃地機器人的朋友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形,掃地機滿地亂竄、雜亂無章,有些地方掃了好幾遍、有些地方是去也不去,說好的智能呢?其實,一款掃地機到底智不智能、到底能不能把家打掃干凈主要在于它的定位方式。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地位方式主要有三種::RPS激光定位系統、vSLAM圖像位移定位系統和無線載波室內定位系統。這三種定位方式有何差別,孰優孰劣呢?先來一一解釋下:
RPS激光定位系統通過360°不斷旋轉的激光探頭,測量掃地機器人與環境距離變化經過計算得出機器人與信標的相對位置,再代入已知的信標位置坐標,解出機器人的絕對坐標來實現定位。
vSLAM圖像位移定位系統通過內置攝像頭拍攝天花板,在天花板上尋找三個物體為參照物的方式來實現定位。
無線載波室內定位系統通過充電座和機器無線載波探頭雙重測量距離變化定位坐標。當掃地機器人接收到定位信號后,發射紅外編碼指令,同時計時器開始計時,當充電座接收到紅外編碼指令后對其進行解碼,并根據解碼結果決定是否發射信號;掃地機器人接收到信號后停止計時,計算出該紅外編碼指令對應的固定點到該點的距離,從而使掃地機器人可以定位坐標。
這三種定位方式各有優劣:RPS激光定位系統定位準確,但是費錢,且不說激光探頭貴,而且不停旋轉很容易壞,維修費也不便宜;vSLAM圖像位移定位系統對參照物物的要求高,定位準不準全看運氣;無線載波室內定位系統,這種定位系統相對靠譜,定位準還不苛求環境,造價又低,是一種兩全之計。
浦桑尼克iPNAS四段式智能清掃系統
市面上有些掃地機器人用的是所謂的“弓”字型的清掃路徑,說的是很好,但實際用起來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還是那種走哪兒看心情,讓人頭疼不已。那些所謂的“弓”字型十有八九都跑偏了。一個敢用“智能”二字的掃地機器人最起碼得做到四點:定位準確、構圖全面、規劃合理、清掃不偏航。而能做到這些的就是浦桑尼克掃地機器人搭載的iPNAS四段式智能清掃系統。
清掃組件
有的人抱怨掃地機器人邊角處打掃不干凈,甚至直接忽略,有的人抱怨地毯是掃地機器人的克星,請問怎么破?這就得靠清掃組件了。
主流清掃組件主要有這幾種:單吸口、多主刷清掃組件、邊刷和掃吸變頻清掃組件。
單吸口/浮動單吸口,可以根據地面的凹凸情況上下浮動,使得吸口緊貼地面,秒吸灰塵和顆粒垃圾。固定單吸口,因吸口與地面有一定距離,吸力較弱,對微小灰塵的吸取清掃能力相對較差;小吸口,吸力大,但附蓋面積小。
多刷清掃組件,主流的多主刷設計有V型刷設計,對夾式清掃設計。V型掃刷設計單詞清掃的面積最大,對光滑地面,普通地板的灰塵、雜物清理能力較強;對夾式掃刷對長毛地毯的清潔能力不錯,適用于鋪設了地毯的家居環境。另外,主刷選用的材質直接影響壽命,如尼龍纖維毛刷和金屬主刷的材質比較好清洗,還防纏繞。
掃吸變頻清掃組件,浮動吸口和浮動滾刷根據地面情況自由更換,針對毛發多的地面情況選用浮動吸口組件;灰塵顆粒物較多的時候,選用浮動滾刷清潔為佳。
綜合來看,掃吸變頻清掃組件使用范圍較廣,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目前使用這種清掃組件的品牌有臺灣的浦桑尼克。
今天,老司機帶你看了掃地機器人的三個套路:定位、清掃系統和清掃組件,下一期帶你看看掃地機器人的電機、電池和預約清掃,敬請期待!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