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制造業格局正在深刻調整,而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在智能制造國家戰略的推動下,包括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慧服務領域在內等細分行業將出現新的增長點,傳導到生產端將對自動化服務、關鍵制造設備以及工業軟件提出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要求。
智能機器人前景廣闊
近幾年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有了新的成果,全國各地也在舉辦智能機器人展覽會,互相交流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更進一步促進了大眾對智能機器人的關注度。
隨著先進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世界各國近年相繼掀起了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浪潮。智能服務機器人也已經走進大眾的視野,作為最好的生產工具和人類伙伴,逐漸深入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一些機器人已經成為人類信賴的“家庭成員”。比如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講解機器人、掃地機器狗等。
掃地機器人
送餐機器人
講解機器人
可以設想,當公交車的售票員、雜貨店的售貨員、餐廳的服務員等等這些我們身邊的鮮活個體被智能機器人替代后,社會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轉變。
那么,智能服務機器人的普及離我們還有多遠呢?
業界普遍認為,未來30年將會成為智能機器人技術迅猛發展的時期。業內專家表示,決定未來發展方向重要的就是智能服務機器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也即將由IT進入RT(機器人技術)時代。
當前,服務機器人的全球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擴大。業內人士表示,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老齡化趨勢、醫療與教育需求旺盛等因素使得我國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
目前,人工智能行業已經悄然進入服務領域。
虛擬客服代替人工客服:客服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結合10年的客服行業經驗的智慧結晶,其獨有的場景識別推理能力可以快速捕捉話題,其分詞、詞性標注、命名實體識別性能達到96%以上,語音識別技術表現不俗。
點餐機器人代替服務員:肯德基聯手百度打造了以度秘機器人作為智能點餐設備的首個人工智能概念體驗店。百度度秘機器人將基于先進的語音識別、語義理解技術,為顧客完成點餐服務,構建人工智能服務場景。這也是人工智能設備首次實現在連鎖餐飲場景的應用落地。度秘機器人為消費者帶來了充滿科技感的點餐服務,讓整個體驗過程妙趣橫生。
智能機器人為患者看病:IBM研發的沃森(Watson)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像醫生一樣思考和交流,給出治療方案。它能存儲海量的信息——醫學文獻、不同患者的臨床資料和病患醫療記錄,具備認知、理解、推理和學習的能力,可以將這些信息全部消化吸收,并且跟隨信息的更新實時升級,像一個真正的醫生那樣“思考”,醫生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聆聽患者意見和與患者互動上。
智能機器人協助倉庫管理員:亞馬遜的許多倉庫部署了機器人大軍,有了智能機器人的協助,倉庫員工只需在某個地方等待,這些矮胖的橘色輪式機器人便會將裝滿貨品的貨架推送過來,以便他們掃描所需的商品。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一名員工每小時可掃描300件商品,此前則只能掃描100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機器人還免去了倉庫員工每天走上至多32公里的煩惱。
......
這么多智能機器人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服務,而有了它們的幫助和配合,我們在不少行業領域的作業成果將會更加精準與高效。
那么問題來了,機器人能否進入普通家庭?
財經大咖吳曉波曾經表示:“機器人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在全球領域都進展很快,正逐步成為家庭的一份子;20年之后,機器人的大腦將會超過人腦,成為智能家居的標配。”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