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對Bot(智能對話機器人)定義還不熟悉,但對蘋果的Siri、微軟的小冰,以及被應用于購物網站、銀行、電信、政務等行業的對話機器人等肯定并不陌生,這些都有可以算一個個Bot,它們每天都在和我們打交道,為我們的智能生活提供服務,而且規模越來越大。
在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舉辦“Bots”專題論壇上,中銀國際證券研究部副總裁、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吳硯靖引用中銀國際的研究報告結論稱,繼App之后,Bots將成為新的入口和趨勢,并形成自己的生態,這個生態包含入口、應用、分發平臺等各種各樣的模式。
智能機器人平臺和架構提供者小i機器人創始人、總裁兼CTO朱頻頻說到,Bots將成為后App時代的全新人機交互方式,它之所以認可和期待,是因為具有多個超越App的獨特優勢。
他認為,相對于App,首先Bots更易于使用,APP需要下載和安裝,但Bots只需要一個對話界面即可使用,體驗起來簡潔方便;其次,Bots更易于開發,是跨平臺的;第三是易于傳播,Bots的交互接口是統一的,所以各個Bot之間可以相互協助,當一個Bot遇到困難,會向伙伴求助。
朱頻頻還從商業邏輯上舉例:現在可以用Siri打開滴滴叫車,這意味著用戶可以直接通過Bots獲取服務,而不需要進入App,不需要打開網站或打開應用程序。“當Bots與所有服務打通,那么用戶只需要Bots即可,流量會全部集中在Bots上,形成強大的入口效應和經濟效益?!?/p>
為搶占Bots經濟制高點,把握人工智能的新一波浪潮,包括Facebook、微軟、蘋果在內的各大科技企業,都在推出自己的Bots平臺建設計劃。不過在這一領域,中國并未落伍,據朱頻頻介紹,小i機器人應用于銀行、電信、購物等10多個行業,100多個領域,處于全球領先位置。
吳硯靖在論壇演講中從投資的角度闡述了Bots發展的趨勢。她說道,“從證券分析師的角度來講,證券分析師始終在關注未來產業的動向,沿著產業發展脈絡、邏輯做推演,經過思考和洞察,我們觀察到了Bots領域。”
她用一組數據說明資本即將追逐Bots的可能性:中銀國際預計2017年Bots的滲透率將達到5%,按照這樣的規模來測算,市場規??梢猿^240億元;到2020年按照30%的滲透率來測算,Bots的市場規模會接近3000億元。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