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 “新”在哪里?

時間:2016-10-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0月16日,在全省首座新一代220千伏智能變電站——滁州泓濟變電站內,來自國網安徽電力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緊進行電站投運前的調試工作

10月16日,在全省首座新一代220千伏智能變電站——滁州泓濟變電站內,來自國網安徽電力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緊進行電站投運前的調試工作。5天后,該工程將正式啟動送電,開啟我省智能電網的新篇章。

泓濟220千伏變電站工程位于滁州市南譙區擔子辦事處,本期規劃安裝容量180兆伏安主變壓器1臺,220千伏出線4回,110千伏出線7回,10千伏出線12回,總投資9418萬元。與傳統變電站不同,該站采用新一代智能化技術,使其具有“結構布局合理、裝備先進適用、系統高度集成、經濟節能環保、支持調控一體”的五大優勢。

模塊化組裝實現簡單集約

“二次保護預制艙的使用,讓泓濟站施工真正實現了‘模塊化’組裝的‘夢想’。”項目經理王天山介紹說:“就像搭積木,整體到貨,整體組裝,讓變電站的布局更加合理、設備更加簡單、建筑更加集約。”

眾所周知,傳統的保護小室是先蓋一棟房子,再將相應的繼電保護、計量監測設備倒運、安裝在其內部,不僅占地面積大,而且土建施工需要大量時間,影響工程的整體進度。

而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預制艙將這些二次設備集中布置在艙內,由設備廠家統一整合并集成安裝后,整體運輸到現場,就地布置在配電裝置區,不僅減少了二次設備間的電纜、光纜長度,還實現了二次設備的標準化生產,提高設備質量。

創新科技實現高度智能

“連斷路器與隔離開關都能融合在一起了!”在新式隔離斷路器面前,干了十來年現場工作的調試負責人鄧科不禁感慨地說:“技術的發展真是日新月異,每天都要堅持學習。”

在傳統的敞開式變電站中,斷路器和隔離開關是相互獨立的設備,雖然可經過導線相互連接,但也要一定的安裝空間。而該站所用的新式隔離斷路器創新性地將斷路器與隔離開關集成為一體,不僅能減少占地面積40%以上,而且大幅提高了電網的安全性和系統的可靠性。

“不僅如此呢,泓濟變的新式隔離斷路器還集成了光CT。”項目總工劉洋補充道。光CT是指光纖電子式電流互感器,這在變電領域屬最先進的技術。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就是要實現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而這種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絕緣結構簡單、體積小、動態范圍大、無磁飽和且以數字量方式輸出數據,很好地適應了智能化變電站的發展要求。

此外,該變電站投運后,還將引進機器人進行巡檢,讓變電站的運維管理真正進入全新時代。

精準調試確保落地開花

自去年9月份開工以來,泓濟變電站工程就確立了“打造一流優質工程”的目標。而由于新技術、新工藝的采用,使該站的建設過程充滿了難點和未知數,國網安徽送變電工程公司就是那個“吃第一口螃蟹的人”。

本著“技術先行、規范管理、嚴抓質量”的施工原則,國網安徽送變電工程公司針對工程實際,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網絡。項目部各崗位人員職責清楚、分工明確,以落實質量責任制為抓手,層層把關,保證工程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由于該站采用的是新型電子式互感器,其工作原理與傳統互感器有很大的區別,故對于這種新型設備的調試不能采用通常對應傳統互感器的方法。為實現該型互感器的精準調試,調試人員在調試前期搜集大量相關資料,總結調試方法,掌握技術要領,熟悉注意事項,并從“絕緣測試、耐壓試驗、局放試驗、精度測試”四個方面對該型互感器進行全面現場“體檢”,為實現新設備的完美落地和工程的一次成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