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4.0時代:構建可安全共享且標準化的物流數據空間

時間:2016-10-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數字化、網絡化、云計算、數據安全——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發生,在物流領域的及時且一致的數據和信息層面上也同樣如此。

數字化、網絡化、云計算、數據安全——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發生,在物流領域的及時且一致的數據和信息層面上也同樣如此。如果物流相關的對象特征可提供給供應鏈的所有參與方,則可發掘各種效率潛力。其前提條件是構建絕對控制并且標準化的安全數據空間。

物流是從安全數據空間的實現中獲益良多的行業之一。其原因是,物流流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致、可靠且及時可用的數據,特別是物流對象的特征。

重要的基本物流數據迄今未普遍可用

考慮到自動化目前的最新水平,大多數搬運裝卸和物流處理系統仍在利用目標對象的如“訂貨號、對象幾何形狀以及對象重量“等信息工作。在物流或分揀中心的進貨和出貨中,通常采集的是產品、紙板箱、托盤或其他裝載設備的特征。但其在整個供應鏈的可用性受到存儲和存放的企業限制、標準缺失,更新規定和規律缺失以及部分人工和易錯采集的限制。后果:特別是由于數據結構、語言、所有權和安全方面的問題不清晰,物料基本數據和對象特征目前很少被主動提供給供應鏈。在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制造商在信息技術方面實際上有所欠缺。只有制造商知道,其產品的哪些數據發生改變,并且其是可及時全面發出通知的唯一知情方。如果沒有信息,這可能導致巨大干擾。

例如,如果供貨方為一個市場活動,增加了”10%的物體所含容量“,但這個改變對象特征“所含物”的信息并未預先通知下游的物流處理環節,這可能對接下來的自動化處理和物流流程造成負面影響。計劃的倉儲大小和容量無法得到遵守,錯誤的倉儲空間建議導致需要重新布置,發貨單元在大小和重量方面出現變化。這個例子展示了,為何未來需要將此類數據在安全平臺上提供給供應鏈的所有合作伙伴使用,以便其可以分別優化其特定流程。

利用對象信息實現從局部到全局最佳效果

為了在未來更好地滿足乍看之下難以協調的現代物流設備和流程“吞吐量與靈活性”要求,需要的是不僅確保例如自動化倉庫的局部最佳效果,而且需要服務于整個供應鏈全局用戶的自動化解決方案。這意味著,未來將需要更多對象信息并且必須將其自由和及時提供給供應鏈的各方。然而,這些附加信息的采集僅是待解決任務的一部分。同樣還需要擁有超出企業限制的統一標準來存放和存儲對象數據。為此需要清晰定義基本數據存放的一致性、數據更改規定、實時可用性規定、數據可信性和所有權,特別是數據安全性。只有當企業可以信賴數據空間的安全性時,才會提供自家數據,這通常也適用于工業4.0。核心要求是:如何能夠盡可能有針對性地保護具有開放性的網絡,但又使其保持可訪問狀態?

安全物流數據空間帶來更高流程效率

越多地了解對象特征,就能越多地開展搬運裝卸和物流流程。如果裝運紙板箱所含物或托盤料層樣品等數據被一次性采集,然后在數據空間中安全提供使用,也許不必像迄今為止那樣在供應鏈內多次獲取它們。在每個步驟前相對低成本地驗證它們就已足夠。收貨方可登錄到云端,查看其發貨信息,例如卸載“未被分揀的托盤”前的裝載模式和用于“料箱分揀”的裝載設備的分配信息。并采取主動的應對措施。由此,不僅能發掘物流增值的新可能性,而且還可開創具有高度流程技術復雜性的新業務模式,例如在電子商務、多渠道分銷或具有廣泛分支的供應鏈中。

傳感器直接到安全數據空間

能夠以所需質量采集、處理和在云端提供傳統基本數據以及附加對象特征的可用智能傳感器、系統和軟件解決方案現在已經為此構建基礎。在對象和零件層面上可構建基礎的是SICK的2D/3D視覺傳感器,可用其識別條形碼和二維碼以及數字和字符或采集幾何對象尺寸。在未來的包裝技術聚合階段中,激光掃描儀可確定包裹、箱柜和其他容器的容量和裝載幾何形狀。例如可利用3D視覺傳感器或光電傳感器采集托盤的高度和寬度。無線射頻識別門可自動識別卡車可拆卸車廂的裝載。連接到詢問器和集成的web服務器上的RFID天線能夠提供直接連通到工業數據空間的能力。

所有這些傳感器技術均可從SICK一步到位地獲取,例如包裹分析軟件,其為采集的對象特征配備時間戳,保存到數據庫中并可在需要時發送到云端。因此,SICK一以貫之地積極投入到這種數據空間的構建中,其中包括成為“工業數據空間協會“(IndustrialDataSpace)的創始成員。弗勞恩霍夫協會、德國電氣電子行業協會(ZVEI)及其他15家經營企業作為非盈利組織的創始成員已設定目標,在歐洲和世界范圍內協作實現安全數據空間。如此,則各個行業和各種規模的企業可信心十足地將其數據互聯。

數字化實現全新物流服務

物流的未來通過“端到端”的數字化,助力實現新增值潛力和新業務模式。借助智能傳感器采集、匯集、評估和提供對象信息可為此提供大量數據,但只有當供應鏈的所有相關合作伙伴能夠信賴提供、交換分享和安全訪問這些數據時,其真正價值才會變得顯而易見。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