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機器人玩具哪個是你的首款之選

時間:2016-09-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公元2035年,智能機器人已經成為人類最好的生產工具和伙伴,他們在公共場合為人類提供協助,也進入普通人的家庭充當保姆。

公元2035年,智能機器人已經成為人類最好的生產工具和伙伴,他們在公共場合為人類提供協助,也進入普通人的家庭充當保姆。然而,原本人和機器人和諧相處的社會因為技術越來越發達而改變。在不斷提高的運算能力下,機器人學會了獨立思考,它們變成一個和人類并存的高智商機械群體,并試圖圈養人類。

這是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在小說《I,Robot》中描述的場景。2004年,這部小說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在全球收獲3億多美元的票房。雖然這部小說描述的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進步之后可能出現的災難性后果。但遙遠的科幻,在今年3月谷歌的AlphaGo戰勝圍棋選手李世石時似乎讓人感覺到一絲聯系。

人工智能隨著AlphaGo的成功再次火熱。而集成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人領域也成為了關注焦點。優必選、地平線機器人、ROBOO等機器人創業公司相繼公布融資,機器人創業時機似乎已然來臨。然而,看似受資本寵愛的消費級機器人領域,其實也面臨著困境。

目前消費級機器人普遍處于玩具階段,由于技術不夠成熟,產品體驗不好,市場反映平平;硬件投入和研發成本太高,也讓很多創業公司都面臨著資金壓力。與此同時,機器人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依然沒有明確,“消費級機器人產業才剛剛到起步階段”,ROBOO聯合創始人尹方鳴表示。

機器人處于玩具階段

尹方鳴參與創辦的ROBOO是一家人工智能機器人系統公司。這家公司除了推出了布丁、Domgy等一系列玩具機器人之外,也在進行機器人系統研發和投資機器人團隊。今年9月,ROBOO宣布獲得科大訊飛和兩家基金1億美元的A輪投資。

在參與創辦ROBOO之前,尹方鳴供職于360,負責過手機助手,也負責過360隨身WiFi業務。2014年,他和合伙人共同創辦ROBOO,希望整合產業鏈上的資源,為機器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創辦ROBOO近兩年,尹方鳴依然自稱是一個互聯網人。他認為,互聯網人最大的優點是追求用戶體驗,同時擅長資源整合,而這些能力正好可以應用在機器人產品上。

在2014年ROBOO成立之初,人工智能還沒有現在這么火熱。智能機器人只屬于更加小眾的專業愛好者的玩具。然而,尹方鳴和幾個合伙人一致認為,機器人是移動互聯網之后下一個好玩的領域。隨后,ROBOO推出布丁機器人,取得了幾萬臺銷量的成績。

其實,推出產品的背后沒有那么簡單。“互聯網出身的人轉型做智能硬件產品,都會遇到大坑”,尹方鳴說,“機器人產品對硬件要求特別高,從產品設計到最終量產,每一次改動都要燒很多錢,而且機器人還需要與人交互,硬件與系統要協同,小小的玩具機器人里面涉及到非常多的學問”。“為了設計布丁機器人的外觀,團隊人馬至少換了3次”。

有這種感慨的不只有尹方鳴一個人。優必選科技創始人、CEO周劍在2008年就開始在機器人領域創業,直到2013年才量產第一代產品。為了研發機器人,周劍曾經賣房賣車,僅機器人關節上一個伺服電機的研發時間都超過了一年。這家成立于2012年的智能人形機器人公司最近終于苦盡甘來。2016年春節,兩款機器人登上春晚舞臺集體跳舞引發了業界關注。今年7月底,優必選科技宣布完成B輪1億美元融資,估值10億美元。

除了ROBOO和優必選,目前服務機器人領域的創業公司已經數不勝數。然而,因為技術上的困難和硬件上的壁壘,機器人領域的實力競爭者只有幾家,同時,機器人也只能是簡單的寵物或者人形,而功能也大多只是玩具和簡單陪伴。

機器人有待功能提升

如果說國內的機器人只是處于玩具階段,國外則對機器人有了更高的定義。2016年初,波士頓動力公司推出了一款叫Atlas的雙足機器人。它在不同地形甚至是雪地里行走時都能夠保持平衡,用雙臂自行搬運貨物,甚至在被擊倒后也能自行站起。

這款機器人在推出之后,引起業界的一片驚呼。清華大學多年研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教授對新浪科技表示,Atlas代表了機器人領域的最高水平。“Atlas證明國內在機器人尖端技術上還有差距,但在消費級的機器人上,我們還有機會”,尹方鳴稱。在ROBOO9月份的發布會上,他公布過一款用電機驅動的機器狗XDog,相比波士頓動力那款知名的機器狗,這個由創業團隊研發的機器人更靈活,噪聲更小。

類似Atlas和XDog之類的機器人只是前沿探索。尹方鳴認為,機器人創業公司更注重考慮商業價值。“做一款機器人成本太高,做出來沒人買可能就直接拖垮一個公司”。因此,除了充當玩具,更多的消費級機器人其實可以轉向教育、智能家庭管家之類的細分市場,就像軟銀推出的Pepper那樣。

這種情況也側面反映了一種尷尬:為玩具機器人買單的消費者目前依然是少數,數千的價格讓普通消費者也沒有太大興趣去選購這樣一個玩具。根據優必選公布的數據,2014年,優必選銷售出幾千臺Alpha機器人。2015年,Alpha系列銷售了一萬多臺。相對于龐大的目標人群來講,數萬的銷量看起來依然還有增長空間。

除了教育消費者和針對細分市場,更大的方向其實是增加機器人的功能。幫你叫車,為你訂餐,根據愛好為你推薦影片,識別你的面部表情。只有將越來越多的能力賦予給機器人,它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進入更多人的家庭。

同時,機器人更智能還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完善。“當你跟一個玩具機器人對話時,重復幾遍它也聽不懂時,興趣自然就沒了”。在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甚至是圖像識別等技術層面上,依然還有許多難題等著整個產業鏈攻克。“真的要到機器人有了情感,還需要很長時間”,尹方鳴認為。

雖然機器人看似下一個風口,現實卻與阿西莫夫筆下的科幻相距甚遠。只有機械、自動化等領域的工程技術繼續進步,語音和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提升,機器人才有可能滿足人們的期待。然而也許,那會是一個讓人又怕又愛的未來。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