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眾創空間創客團隊專家正在做實驗。
光明新區V+眾創空間舉行的光明人才秀,年輕創客們通過該平臺展現自己的才藝。
在江浩眾創空間的物理分析室,身穿白大褂的創客團隊成員在各種高端設備之間穿梭,他們一起反復地實驗、記錄、探討、交流,現場呈現出高科技大片實驗場景的即視感。
江浩眾創空間位于光明新區轄區內的深圳江浩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浩公司),自創建以來,引入了15個創客技術團隊及個人,經過近兩年的孵化和篩選,留下了6個創客技術團隊,3個團隊已獲得公司認可,共有7個項目的創新技術及產品在進行孵化。
成功引入高端技術團隊
貼片電容器項目是江浩眾創空間創客團隊項目之一,其技術帶頭人蔡敏昌博士來自中國臺灣,長期埋頭研究的蔡敏昌不善言辭,是個典型的“技術控”。“我不喜歡受企業條條框框的約束,享受自由的研發氛圍,但高昂的實驗室和設備配置是我們團隊難以承擔的。江浩眾創空間為我們配置了各種高精尖設備和實驗室,這很難得。”蔡敏昌的團隊有7個人,他們研究的貼片電容器項目,可提高電容器自動化效率,有望下半年進行批量生產。
江浩眾創空間還有6個像蔡敏昌團隊一樣的創客團隊,他們大部分都是在電容器行業有國際領先技術或具有前瞻性技術的項目團隊。
談起設立眾創空間的初衷,江浩公司董事長尹志華表示,目前,公司發展勢頭很好,2015年在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公司依然實現銷售收入3.72億元、利潤6671萬元,納稅總額4153萬元的亮眼成績。公司發展到目前階段,想要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技術創新上突破,趕超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尹志華說,“我們需要的是行業內的頂尖人才,通過招聘引進往往需要花大價錢,還不一定能招到適合公司發展需要的人才。而創建眾創空間,可以為公司和高端技術團隊搭建一個平臺,雙方借此相互了解,共同探討前沿技術。”
2014年初,江浩公司董事會決定拿出1500平方米的獨立場地,建設江浩眾創空間項目,專門為電容器行業有技術的人員創建一個平臺。目前,江浩眾創空間場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
尹志華表示,“創客團隊和企業雙方都是自由的,如果遇到我們認為符合市場前景的項目,公司會投入資金,與創客團隊共同開發產品。當然,條件成熟的創客團隊選擇獨立創業或開拓市場,我們也不反對。”
近水樓臺先得月。江浩公司已從眾創空間的創建中嘗到了甜頭,創客團隊的到來,激活了企業創新的內生動力,實現了技術新突破。目前,江浩公司已選中了三個前瞻性技術項目,計劃投資開發。除了蔡敏昌團隊的貼片電容器項目之外,還有高CV值電容項目,其技術領頭人是來自日本的宿澤三男;以及固態高分子電容器項目,其技術領頭人是來自中國的李德珍。
建電容器產業資源聚合平臺
據悉,江浩公司在眾創空間實施建設和運營中,為眾創空間技術團隊發展,建設了所需要的各項性能實驗室14個,還建設了創客項目所需要的小批量制造車間4個,并購買了相關設備。江浩眾創空間所有資源對創客人員全面開放。
江浩眾創空間項目在近兩年建設與營運中,公司預計總投入1445萬元,現已投入685萬元,計劃新增投資760萬元。
據江浩公司副總經理王永祥介紹,為把創客服務落實到位,公司組織成立了眾創空間服務團隊,該團隊由設計工程師、技術工程師、財務人員、軟件工程師和技能培訓人員11人組成。團隊開展的服務包括執行公司與創客團隊協商制定的協議;為創客團隊宣傳和解讀創新、創業政策;積極組織創客進行技術思路和創意設計交流;持續為創客空間提供發展資金,或通過天使風險基金推動創客成果的產業化;協助創客制訂創客項目計劃,落實方案并加以實施;制定創客團隊的內部管理制度和建設技術創新體系;匯聚更多資源,為創客團隊提供一條龍服務等。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的持續推進,江浩公司計劃全力打造一個先進、科學、創新的專業技術眾創空間,為初次創業者及高端技術團隊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資源共享空間以及全產業鏈配套服務。充分發揮產業“磁石”作用,形成電容器產業資源聚合平臺,打造中國電容器產業示范基地。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