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池核心技術空心化,新能源汽車產業現隱憂

時間:2016-09-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中國制造2025》中占有重要位置。傳統燃油車核心技術空心化一直是我國汽車行業心頭的痛,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空心化的隱憂已有跡可循。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中國制造2025》中占有重要位置。傳統燃油車核心技術空心化一直是我國汽車行業心頭的痛,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空心化的隱憂已有跡可循。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聚集地”。近日,筆者聽聞國內幾大汽車企業正在與韓國三星SDI、LG化學和日本松下等電池企業接觸,洽談組建合資公司的事情。組建合資公司就會讓中國電池核心技術空心化嗎?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但最近的一則公告透露出端倪。

前不久,曙光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投資3500萬元與東軟睿馳、三星SDI組建合資公司,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與充電機。從公告可以看出,合資公司不涉及電池研發、生產等核心技術。在筆者看來,更像是三星SDI提供電芯、東軟睿馳提供BMS技術,向遼寧曙光汽車集團銷售電池包。

汽車企業組建合資公司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掌握電池核心技術,我國新能源汽車或重蹈傳統汽車合資公司的覆轍。

目前,跨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大多采用日韓電池,如日本松下為特斯拉供貨、三星SDI為奧迪供貨、LG化學為奔馳供貨。但事實上,國內頂尖電池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不輸日韓電池,如寶馬X1電動車的電池來自寧德時代、英國倫敦雙層巴士的電池全部由微宏動力提供。

為了占領市場,韓國電池企業用低價吸引國內汽車企業采購。有企業人士向筆者透露,如果自己公司的產品不采用價格低廉的韓國電池而競爭對手采用,產品就會有價格劣勢。從三星SDI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出,數年來,三星SDI的動力電池業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隨著動力電池業務飛速增長,虧損額不但沒有減少,還進一步提高,這不符合經濟規律。有業內人士告訴筆者,三星SDI背靠三星財團,所以不懼數年虧損;而國內電池企業相對弱小,經不起連年虧損。這種財力上的強弱,決定了國內電池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目前,國內汽車企業選用日韓品牌電池的趨勢越發明顯。據筆者所知,幾大汽車集團與日韓電池企業洽談組建合資企業,模式與曙光股份的合資公司類似,基本上不涉及電池研發、生產等核心技術。這種趨勢蔓延下去,會帶來兩個惡果,一是國內汽車企業形成惰性,缺乏積極掌握電池核心技術的動力與愿望;二是擠壓國內電池企業的市場空間。

從市場競爭層面看,國內汽車企業從自身利益的角度選用日韓電池無可厚非;從汽車產業發展角度看,國內汽車企業大規模選用日韓電池將會導致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空心化。

也許有人會說,奔馳、寶馬、大眾都在選用別國的電池,并不擔心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我們何必多慮。事實并非如此。前不久,大眾汽車舉辦了一場全球電池招標會,我國幾家頂尖的電池企業也去競標。事后,一位電池企業的老總告訴筆者,大眾汽車舉辦招標會是為自己生產電池做準備,因為全球電池企業競標必定要提交大量資料和技術參數,大眾汽車可以通過對這些資料進行評估,從而確定自己的技術路線。果然不久之后,傳出大眾汽車將建立電池生產工廠的消息。特斯拉以前依賴于日本松下公司生產的電池,如今也建立自己的電池研發、生產工廠,這充分說明跨國公司懂得核心技術的競爭力和重要性。

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在產銷量上已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在核心技術的掌握上,還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為了推動我國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的發展,筆者想提出兩點建議。

首先,發揮動力電池“白名單”的調控作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雖然不是強制性標準,但應該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它能夠把劣質電池擋在門外,有利于規范我國動力電池市場。通過“白名單”的調控,既可以使企業排除地方保護的干擾,也能夠避免企業僅僅從自身角度考慮問題,從而促進我國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發展。

其次,發揮國家動力電池創新平臺的作用。國內汽車企業實力普遍較弱,不可能像豐田、大眾那樣單獨研發電池,因此合力研發是一種有效方式。筆者認為,對汽車企業的扶持政策應該參考其為創新平臺做出的貢獻。創新平臺如果能夠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我國電池核心技術就不會出現空心化。

電池核心技術關系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否能夠趕超汽車強國,因此必須未雨綢繆,防止技術空心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