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競爭和順利交付產品的巨大壓力,制藥商需要在企業的各方面都要做到盡善盡美,當然也包括能源系統。
能效為何如此重要?
應對不斷攀升的能源成本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同時,隨著能源日漸昂貴,一些國家正開始強制征收碳排放稅和能源稅,提高了與能源消耗相關的間接成本。和其它眾多行業一樣,制藥業也面臨著日益加劇的企業社會和環保責任壓力。實施能源管理計劃是控制成本,提升總體效率和成為優秀地球公民的戰略性途徑。
介紹能源管理生命周期
在制藥業,保護關鍵環境和相關能源使用,既是確保產品質量和符合法律法規的必要投資,同時也會帶來高額的運營成本。成功的能源管理計劃由以下四部分生命周期組成:
1.第一步:審計和測量能耗——數據收集是實現管理型能源管理模式的第一步。制藥廠應監控各類公用事業(煤氣、電力、蒸汽、熱水和冷凍水以及壓縮空氣)相關能源成本與二氧化碳排量。通過測量和審計采集相關的精確數據,為制定有效的計劃奠定基礎。
2.第二步:解決基本問題——下一步是運用收集的數據減少能源浪費。許多制藥廠往往從采用技術型節能增效措施開始減少耗能設備的損耗。這些措施包括采用節能燈、低損耗變壓器和高效率電機等。
能源管理計劃還必須考慮影響能耗的人員活動和行為。推行樹立節能意識的項目,開展激勵競賽以及提供正式培訓都是吸引人員參與和配合的有效方法。
3.第三步:通過自動化及管理規章進行優化——僅采取技術型措施無法達到最佳效果。正如一臺高效率電機如果沒有合理的控制,就無法真正實現能效優化。對速度進行自動化控制能夠大幅節省開支。
在制藥業,適宜的生產環境對藥品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管理型節能尤其具有挑戰性。不過,借助縝密的測量和審計,可以做到在不影響產品質量和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安全可靠地杜絕能源浪費現象。
有時候,基礎維護措施也能帶來巨大收益。比如,在巡視審計的過程中發現一處空氣處理單元加熱閥一直開啟,這將導致每年1萬美元的浪費,而更換該加熱閥的成本不超過1,500美元。
4.第四步:通過監測和維護獲得持續改進——雖然強大的自動化控制可以實現高達30%的節能,但是研究表明這些節省的能源中每年都有8%因缺乏合理的監測和維護措施而流失。
為保證設施的能源系統持續有效,管理層必須開展主動監測工廠數據的有力計劃,分析和識別異常情況,并基于這些信息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更進一步
無論是為了節省成本還是實現環境目標,竭力取得卓越能效表現的制藥廠都將需要支出巨額成本,投資效率更高的冷水機或鍋爐、熱電廠或者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等。
要確保這些巨額成本支出是基于經過優化的可持續工廠負荷,就必須采取相應策略和措施來降低能源需求。通過這種方式,公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實現預期的投資收益。
更多資訊請關注醫療機械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