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智能家居行業好像沒什么動靜。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智能生活的要求亦不同以往,我們希望回家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享受舒適的室內溫度,在家就能享受星級酒店的待遇。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善解人意的機器人房子。
2年前智能家居這個領域還很熱鬧。蘋果發布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品牌Nest,三星則將SmartTings納入麾下。巨頭開始布局,風似乎就起來了。
「移動互聯網之后,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浪潮?!惯@聽起來振奮人心。熱錢涌入市場,催生了一大波智能家居用品,但它們的智能似乎僅僅停留在「可聯網」。
解決需求還是噱頭?懷疑的態度在人群中彌漫。資本寒冬后,玩票者被趕出賽道,虛火過旺的智能家居還是要回歸消費品邏輯。
「設計,可靠性,用戶體驗都要達到一個水準。讓用戶自己掏錢,一定是要在商業世界里讓他的利益得到滿足。真的為用戶創造價值,他才有動力長期用下去?!乖凇競涡枨蟆故⑿械闹悄芗揖宇I域,董熠想創造真正好用的產品。
2014年,他創立智能家居品牌LifeSmart,半年內占據中高端市場,跑在了隊伍的前頭。2015年8月,LifeSmart獲得海爾塞富和富士康的6000萬A輪融資。以一款智能攝像頭出發,LifeSmart一步步擴大產品線,開始搭建一個生態王國。
一款攝像頭切開的市場
LifeSmart最初是董熠為了擺脫憂慮的產物。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對于家居安全有著很高的敏感度。偶然有一回,他發現住家的阿姨私自帶了陌生人回家吃飯。陌生人對于沒有防御能力的孩子而言意味著風險。這敲響了他腦子里的警鐘。
對于家中狀況不可知的憂慮感上升,董熠在家里安了一個攝像頭。但傳統的攝像頭價格昂貴,設置復雜,工作還很不穩定。理想中「不貴又好用」的安防產品在市面上仍然是稀缺品,這讓電信出身的董熠看到了機會。「當時智能手機,傳感器技術和無線傳輸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結合點。我們可以以傳統的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成本做出更好的產品。」
13年年初,董熠搭建團隊開始做產品研發。歷經10個月的孕育,產品終于落了地。他們試產了100套贈送給朋友測試,修正了半年后,才在點名時間發起眾籌。這樣的打磨,為他們贏得了第一批用戶。
安防是智能家居領域的剛需市場。盡管現在市面上冒出的智能安防產品種類繁多,但董熠認為整個市場還是剛剛開始,「產品的滲透率可能在10%以內。很多家庭還沒有這個概念?!?/P>
作為市場的先行者,LifeSmart的安防產品已經有較高的成熟度。這套產品董熠自己也在用。孩子放學推門回家,就會有照片實時推送到他手機上。這樣他就不必一直查看攝像頭,「一直去看這種行為從心理上講它是一種憂慮。而憂慮不是一種好的心理狀態。」
董熠認為在責任感和自由之間存在一個平衡點,「我們做這個事兒,也是想讓人內心得到一種平靜。」
不犧牲舒適的節能
與在國內主推安防的戰略不同,LifeSmart在海外主要通過節能搶占市場。
在中國,節能似乎還不是一個很緊迫的需求?!钢袊似鋵嵧澞艿牧??!苟谛ρ?。但這種節能緣于中國人骨子的「能忍」。董熠在家中用了智能插座,可以控制熱水器開關。不用全天候開著,依然能保證到家時就可以用熱水,一個月可以省下很多電費。而他身邊很多人仍然是到家了再打開熱水器,「不就是等一會嘛?!?/P>
但在國外,節能是一個很大的需求點。以挪威為例,9月它就進入了冬季,即便家中無人暖氣也要一直開著,關了水管就會凍掉?!概餐撕芴籼?,進屋的時候要確保這個房子是暖和的。他就會開25度。這很浪費,人多數時候是不在的。」
歐洲是高福利高稅收國家,很多電費可以拿來抵稅,他們本身對這種浪費并不敏感。但能源公司會很關心,每年到最冷的那幾周,用電量上來了,能源公司的壓力就會很大。為了這幾周的電,要多開一個電廠,而這個電廠在多數情況下都是閑置的。
洞悉到能源公司的需求,LifeSmart為他們提供了傳感器和遙控裝置?!溉瞬辉诘臅r候開5度,如果要去,就可以提前打開?!箾]有犧牲用戶體驗,又杜絕了浪費,董熠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節能。
通過能源公司,LifeSmart的產品順利進入北歐的各個家庭,「上面一個指令,嘩,全網去做,這就很厲害?!惯@聽上去很集體主義,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有價值的事,「每個人貢獻那么一點點的力量,用電高峰那個難關就過去了?!?/P>
房子就是一個機器人
在智能家居時代,手機似乎成了控制家電的「遙控器」。家電的智能化似乎僅僅停留在「可聯網」,而用手機控制家電依然意味著精力消耗。這也被很多人稱為「偽智能」。
董熠覺得這并不是智能家居的初衷,「真正的智能家居是通過傳感器感知人的行為和外部環境,再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去認知,理解,最后通過開關去自動控制一些電器。完成感知,認知到自動控制的全過程?!?/P>
說到這,靠在沙發上的董熠身體微微前傾,換了個更科幻的說法,「要把房子變得智能化,這個房子自己得有意識。整個房子實際上是一個機器人。」
在這個設定里,傳感器就像是機器人的器官。動態傳感器可以感知人的動作,環境傳感器可以察覺到溫度,濕度,光照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它們讓整個房子有了「知覺」。
而LifeSmart產品線中的「智慧中心」就像是機器人的大腦,可以控制各個智能產品實現聯動:門禁感應器檢測到主人開門,智慧中心收到信息,就可以控制燈光,加濕器等設備開啟。
這并不是智能家居的終極形態。董熠認為通過深度學習算法,智能家居可以進化到下一階段,「通過所有的傳感器來認知你在家的行為,學習你,重新刻畫你,然后變成第二個你?!?/P>
副本去完成所有瑣事,而母本可以從中解脫獲得自由——這個場景足夠具有未來感,但董熠認為它并不遙遠。
「可能是一兩年內會發生的事,基于神經元的生物學算法已經有很多開源出來了。」
可造血的生態王國
LifeSmart幾條產品線的線上銷售成績都很可觀,但董熠并不想把LifeSmart做成一個只賣幾款硬件的公司?!竼巫鰩卓町a品,長期的存活是非常有挑戰的。做了一個爆品,這個風一過,以后會很難過?!?/P>
他選擇了比較重的打法:自建一套從產品生態到渠道生態的一整個智能家居的小王國。這種打法非常吃力,「從app到云端的服務,硬件供應鏈的整合,再到渠道的搭建,都是比較大體量的公司才能做的事情。」
但董熠還是決定要做,「一個成熟的生態系統可以具備自我生存和造血的能力,能帶來長久的價值,合作伙伴也能圍繞它做很多的事?!?/P>
想建立生態王國的不止LifeSmart。以小米,魅族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依靠已有的用戶群體優勢正試圖將廠商拉入自己的聯盟。而海爾,美的等傳統家電商也不甘落后,正逐步搭建自己的生態圈;broadlink,歐瑞博則通過向第三方廠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完成產品互聯。
董熠認為生態圈對于用戶的吸引力還是會回歸到產品本身的品質。以低價為殺手锏的小米曾被認為是LifeSmart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但董熠認為他們的低價策略其實并不適用于智能家居市場?!钢悄芗揖邮且粋€典型的改善型市場。既然要改善,就不會買最便宜的東西。」
他認為更有設計感和價值感的產品一定會有自己的用戶群,「本田便宜優惠,但也注定會有人去買寶馬?!?/P>
用戶的反饋有時也會給他驚喜。香港的一個用戶Wilson曾跟他描述過自己使用LifeSmart的場景:回家之前,掃地機器人會開始做清潔。有了塵土之后,窗子自動打開通風,再自動關閉,空氣凈化器開始凈化空氣,空調開始運作。等他到家的時候,有個speaker會跟他說:Wilson,welcomebackhome。
董熠笑了一下,「這其實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P>
而它終于不再是一個科幻故事。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