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美國所謂的”再工業化“包含哪些核心技術?

時間:2016-09-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美國“再工業化”的口號已經提出多年,代表著美國制造業的變革方向,并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那么,在這個制造業轉型方向上,代表性的自動化技術和產品都有哪些呢?

美國“再工業化”的口號已經提出多年,代表著美國制造業的變革方向,并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那么,在這個制造業轉型方向上,代表性的自動化技術和產品都有哪些呢?

首先,無處不在的互聯網首當其沖。

物聯網的基礎物理結構則是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單元,包括各類傳感器,攝像頭,無線射頻等等。作為工業互聯網概念的提出者,GE通過打造智能工廠,踐行著傳感器網絡連接現實世界的變革。GE在紐約州建立了全球首家集成產業網的新型工廠。18萬平方英尺的電池生產廠區內裝有1萬多個傳感器,它們通過聯網進行數據傳輸,可檢測電池溫度、生產車間的氣壓等。流水生產線外的管理人員手拿iPad,通過工廠的WiFi網絡獲取傳感器發來的數據,監督生產過程。

傳感器控制系統大數據

其次,則是信息化虛擬技術覆蓋工業生產周期。

隨著工業4.0概念的提出,工業軟件和控制系統成為了工業生產的核心技術,并開始逐漸覆蓋工業生產全周期。

比如波音飛機的生產,從設計開始,在波音設計部,飛機設計已從圖紙過渡到了計算機建模。在一塊塊電腦屏幕呈現的虛擬空間里,可進行著設計、測試、改進等工作。計算機勾勒的可視化飛機原型可反復改進,最終在物理世界中原樣實現。除此之外,到總裝工序中,未來傳感器將嵌入在緊固件連接的工具中,指導裝配工人作業,實現裝配工作指令在機翼或機身上的直接投射。同時,投射到飛機上的激光圖像會自動告訴工人零件的準確定位點或邊界。

除了產品建模,控制系統也是虛擬技術的重要領域,包括物流領域的SLAM系統,石化領域的SCADA,管理運營中的ERP,還有機器人控制系統、3D打印技術、數字雙胞胎系統。

傳感器控制系統大數據

最后,大數據技術統籌協調產業鏈。

未來,隨著工業互聯網的逐漸開放,產業鏈上下游都將被連接甚至整合,從消費者定制到原材料零部件采購,再到具體的產品生產和交付,都將在工業互聯網上進行。如此,工業互聯網將面臨的一大痛點即是無時無處不在產生的海量數據。大數據技術由此成為統籌產業鏈的核心技術,另外,工業互聯網上由傳感器生成的海量信息,也需要有強大的大數據技術支持。

還以波音飛機制造為例,波音747飛機有450萬個零部件,來自近10個國家,由1000多家大企業、15000多家小企業共同生產。如果沒有大數據技術進行統籌,相關生產將難以對接,必將帶來效率的折扣。而以工業生產能源消耗為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大數據分析,可以有效優化生產流程,并從而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

傳感器控制系統大數據

可以說,工業互聯網,以傳感器為基礎物理層,由信息化虛擬技術形成控制層,由大數據分析形成決策層,這三個可以說是美國再工業化的核心技術。基本上,我們可以這樣表述,以傳感器生成數據,由控制系統生成數據表單,由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從而形成生產決策。而未來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則是生產決策自動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工智能。

因此,流行的說法,智能工廠的九大核心技術在此依然發揮作用,只是本文選擇的切入點不同而已,而且在工業互聯網的架構下,這三大核心技術也并不是相互隔離獨立的。比如傳感技術,已經出現了整合大數據分析系統的相關產品。而在物流領域普遍提到的SLAM技術,也是將傳感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的控制系統。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