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4臺套機器人加盟民營造船巨頭新時代造船公司的船舶生產線。這是全國首家船廠使用焊接機器人,攻關團隊突破了機器人船舶組立件智能焊接的技術難題,焊接良品率提升到97%以上,比傳統人工焊接提高21個百分點。新時代造船廠辦主任黃斌介紹,焊工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焊接質量不夠穩定,一直是造船行業頭痛的難題。使用最新焊接裝備后,一個機器人能替代8名焊工,而且可以24小時作業,初步實現了產品強度高、韌性好、焊縫美觀、耐腐性強等效果。
在為企業提供服務過程中,靖江機器人智能制造(焊接)中心突破傳統的產學研合作模式,代之以提供總體解決方案與人才培養服務,促進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的轉移轉化。上騏集團農業裝備公司現有焊工占職工人數的40%以上,對機器人焊接需求量很大。焊接中心團隊去年以來與該企業合作實施“機器換人”。經過長達8個月的調試生產,攻關團隊逐漸摸索出人機配合的操作模式,使企業工時工價比以前降低30%,并為企業培訓出成熟的技術人員隊伍。公司總經理石文革表示,該公司計劃明年擴大產能50%,并打算再訂制一批智能機器人。
“高校的創新技術成果,只有在企業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才能實現其價值最大化。”王克鴻表示。自2015年落戶靖江開發區以來,焊接中心已先后與靖江的亞星錨鏈、新時代造船、新程汽配等20余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如今,北到齊齊哈爾,南到南寧,國內已有60多家企業成為他們的客戶。未來5年,該中心將為靖江培育20-30名智能制造、3D打印、微納加工等領域領軍人才。
“靖江裝備制造產業基礎良好,但轉型升級的壓力很大、潛力很大,全市幾萬名焊工面對機器換人的解放,意義非凡。”靖江市科技局局長鄭企力介紹,機器人智能制造(焊接)走向市場化、產業化,將為靖江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提供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8月上旬,靖江著手組建江蘇省智能焊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實行骨干人員技術入股,將吸引高端技術性人才持續流入,讓先進智能焊接技術真正走向市場,全面助推靖江形成機器人智能制造(焊接)技術服務和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