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可持續增長呼喚合理的油價機制

時間:2008-11-0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剛剛過去的10月,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2.6%,創單月跌幅歷史紀錄

  剛剛過去的10月,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2.6%,創單月跌幅歷史紀錄。   自今年7月11日觸頂每桶147.27美元后,油價就像一輛行駛在下坡路上但制動失靈的汽車一路狂瀉,不到4個月跌幅過半。人們似乎已經不知道它會停在哪里。每桶100美元不是底,70美元也不是,當近日油價在每桶60多美元徘徊的時候,分析師對本輪油市拐點的預測降到了50美元。為了扭轉油價頹勢,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連續兩個月宣布減產,最近一次本月1日起日減產原油150萬桶,這也是該組織近8年來最大幅度的單次減產。由于市場對減產消息反應麻木,油價跌勢不止,歐佩克表示不排除在今年12月再次減產保價。   2008年見證了國際油價泡沫的急劇膨脹,也見證了這一泡沫的破滅。上半年油價暴漲,可視為本輪石油牛市的延續。自2003年開始,油價開始了新一輪上漲周期,并以每年平均每桶10美元的漲幅遞增,至2007年,油價的年平均值已達到每桶70多美元。2008年1月2日,油價破100美元大關后一路狂飆,僅用半年多時間就逼近每桶150美元。油價走高長達5年,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導致需求旺盛、美元貶值、金融資本的投機炒作和地緣政治等,特別是上半年油價的暴漲,與金融資本的過度炒作密切相關。至于隨之而來的暴跌,除了金融風暴引發的經濟增長全面放緩導致需求萎縮外,投機資本的撤離和美國因素也不可忽視。   供求關系是左右油價的基本因素。自石油在19世紀60年代大規模開采并應用到工業中以來,歷史上每次油價暴漲之后,都會伴隨著油價的大幅回落和世界范圍的經濟衰退。盡管人們至今仍不愿用衰退這個詞匯來形容眼下的世界經濟,但歐美近期的經濟表現已令人十分不樂觀:80%的歐洲經濟學家認為該地區已經進入衰退;美國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GDP報告表明,增長率按年率計算比上一個季度下降0.3%,個人消費水平也降至17年來最低,日用品如汽油的支出已降至58年來最低水平,美國的一只腳已經邁進了衰退的大門。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也出現放緩勢頭。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其價格走勢與世界經濟的表現息息相關。在全球經濟前景黯淡的形勢下,國際機構紛紛下調對原油的需求。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目前經合組織國家的需求將從2007年的4918萬桶/日下降至2008年的4809萬桶/日,2009年將繼續下滑至4749萬桶/日,其中需求疲軟主要集中于美國。鑒于目前危機仍未見底,經濟前景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本輪油價的調整幾乎不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完成。   石油市場投機資本的撤離,是導致油價暴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根據美國的一項獨立研究報告,自7月油價回落以來,已有約400億美元的資本撤離國際石油市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也印證了這一現象:僅9月23日至10月7日期間,紐約商交所即月原油價格從106.89美元/桶下跌至90.06美元/桶,同期非商業機構(其總交易量被用于衡量投機活動)原油期貨合約凈多頭頭寸(買進)從41728手(每手等于1000桶)減少至3690手。交易量的銳減對油價的影響顯而易見。   對于石油消費國來說,油價下跌是一件受歡迎的事,特別是對處于金融風暴中心的美國以及受其影響嚴重的歐洲來說,低油價相當于間接地為市場注資,所以,英美公開反對歐佩克減產。美國能源部認為歐佩克“企圖蓄意操縱市場定價”,英國首相布朗也對減產表示極大憤慨。實際上,美國本來也無法接受過高的油價,因為那會使俄羅斯、伊朗等產油國的國力和軍事實力大增,這從根本上來說是違背美國的國家利益和石油戰略的。這也是美國對近海石油開采解禁以及打擊石油投機活動的原因所在。另外,美國對油價的影響從美元匯率走勢上也可見一斑。自今年7月以來,美元不僅沒有伴隨美國經濟的日趨惡化和財政赤字的日趨龐大進入貶值新高潮,相反不斷上揚,對歐元已從高峰時的1.62美元驟升至1.26美元兌一歐元,對澳元、英鎊等其他貨幣也不斷升值,這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不斷隨之下跌。統計數據表明,美元匯率每變動1%,就會給每桶油價造成4至5美元的波動。近年來一直秉持弱勢美元政策的美國政府,最近對逆勢上升的美元匯率放任自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政府對油價的取向。   當次貸危機演變成金融危機、經濟衰退一觸即發之際,全世界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拯救千瘡百孔的金融體系上,對于近期油價的暴跌則缺少足夠關注。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金融危機已經開始影響到石油市場的流動性,信貸緊縮正成為影響行業投資的因素之一,使產能的擴大變得十分困難。國際能源署預測油價波動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劇,這也使得經濟下行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并為下一輪經濟復蘇埋下隱患。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句話可能比較恰當地反映了當前的經濟形勢和人們的心態。不過,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信心的恢復和經濟的復蘇不僅需要措施,也需要時間。危機中,不應忽視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形成一個相對合理的國際油價機制,使油價穩定在合理的水平,從而為世界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不斷注入動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