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重要技術正在引領著時代發展。在新一輪的產業革命中,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將直接決定全球發展格局。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家電制造業開始涉足工業機器人領域。
繼美的集團擬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kuka后,另一家店巨頭,長虹于8月16日同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供應商abb形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著工業機器人應用開發、生產、系統集成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標志著長虹正式進軍工業機器人領域。
智能制造進入發展快車道
根據雙方戰略合作協議,還將共建中國西部地區首個機器人應用聯合實驗室,攻克相關領域關鍵技術,確立領先優勢。
四川省經信委副主任李紅軍在簽約儀式上指出,長虹與ABB的深化合作,將為推動四川成為西部機器人產業發展基地起到示范作用。同時,通過“機器人應用聯合實驗室”,有助于加快機器人集成應用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升西南地區整體機器人的集成應用和研發能力。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體質增效、由大變強的重要時期。智能制造是實現制造強國的關鍵。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是制造業的發展趨勢,更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
目前,我國智能制造整體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大部分企業還停留于觀望同行、初級研發等層面。據統計,目前國內制造業中,僅有16%進入到智能制造應用階段,90%中小企業在智能制造上的乏力原因是智能化升級成本抑制了企業發展需求。這一現象在家電行業也是如此,目前全面實施信息化、自動化的企業為數寥寥,長虹則是其中之一。
近幾年來,長虹始終致力于企業智能化轉型。
2013年,長虹率先發布“新三坐標”智能戰略;2014年,長虹完成了市場化基礎布局,推出CHiQ智能終端、成立大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平臺,為了加強軟件與服務方面的硬實力,長虹匯聚內外部優勢人才組件軟件與服務中心,并快速構建智能研發、智能制造、智能交易等平臺;2015年,完成基礎設施搭建的長虹涉足智能服務領域,在全國多個地區落地“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2016年,推出物聯運營支撐平臺(UP平臺)后,智能化轉型成果開始在白電、黑電領域呈現,先后推出了CHiQ2代冰箱、CHiQ智慧空氣管家、CHiQ人工智能電視等新品。
據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擴大企業在業內的領先優勢,并加速實現大規模個人化定制業務,長虹與ABB形成深度合作,雙方將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形成實質性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工作。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全方位升級長虹智能制造工業水準。
按照德國工業4.0的參考構架,實現大規模個人化定制模式中,自動化將在該模式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中包括了生產流的自動化、物料流的自動化、信息流的自動化等。工業機器人是實現自動化的必要手段,它將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降低生產誤差等。
搶占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
2015年,我國智能制造總產值約為1萬億元,2020將有望超過3萬億元。機器人、人工智能、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均是該期間投資熱點。
據了解,以微軟、谷歌、高通等為首的美國工業巨頭已經在上述領域形成廣泛布局,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攻克相關技術。國內市場方面,阿里、百度、騰訊、華為、長虹、美的等互聯網、制造業、通訊業也開始布局,以求在未來競爭中各自領域內樹立領跑優勢。
業內觀察人士分析稱,機器人研發及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高端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標尺。在互聯網、制造業中,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移動互聯網之間的創新融合步伐不斷提速,巨頭型企業紛紛提前布局,搶占機器人產業制高點。
長虹智能制造公司總經理潘曉勇博士表示,近幾年來企業在朝向智能化轉型同時,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公司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商,為離散制造業提供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與機器人領域權威企業ABB的強強聯手,將擴大長虹在智能制造上的領先優勢,加速公司朝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前進。與此同時,還能為雙方積累寶貴經驗、儲備人才,共同開拓市場。
《中國制造2025》中,機器人產業是重點發展領域部署。4月,《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印發,強調推進我國機器人產業快速健康且可持續發展。在勞動力快速上漲的大背景下,長虹率先涉足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將打造中國制造業新典范。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