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4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表示,國內芯片90%依賴進口,去年進口額2313億美元,與石油并列為第一大進口商品。“但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還十分弱小,遠不能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家信息安全、國防安全建設。”楊學山說。正是此背景下,政府部門及部分大型企業紛紛出手推動芯片產業國產化。
據悉,紫光集團私有化了芯片設計公司展訊、銳迪科之后,目前正籌謀將芯片資產打包注入A股公司,“已經初步敲定此次資本運作的券商為中信證券。”知情人士如此透露。不過,紫光集團的動作只是“芯片產業”國家隊主要動作之一。此外,千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成立,中國電子產業集團攜手浦東科創私有化瀾起科技,長電科技等A股上市公司紛紛出手并購芯片公司,諸如此類的運作,構成了一幅色彩濃烈的芯片國產化藍圖。
今年6月,工信部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明確提出要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小組、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并提出到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2020年基本建成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
9月24日,國開金融、亦莊國投、上海國盛、中國電科、紫光通信、華芯投資等作為發起人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正式設立,一期總規模1200億元,該基金將主要采取股權投資等方式,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推動企業提升產能水平和實行兼并重組。
地方也緊隨其后。北京、天津、上海、山東、四川、安徽、甘肅等地都已明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產業投資基金模式將成為首選。北京和湖北都設立了總規模300億的地方產業投資基金,上海總體規模100億。
千億產業基金該如何投資?A股上市公司該發力芯片產業鏈哪一段?
上海羿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偉認為,千億產業基金最應該扶持的是芯片設計類公司。“從產業邏輯和技術層次上來說,芯片設計是產業鏈的靈魂和基礎,沒有好的想法和設計,也只能淪為‘代工’;從國家信息安全層面講,芯片設計更是至關重要。”鐘偉說,從產業鏈看,上游設計最弱,其次為晶圓,封測表現最好,已經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競爭力。
從現有的收購情況看,基本上都集中在產業鏈的中下游設計和封測領域,尤其是封測段投入比較大。先后有長電科技斥資7.8億元收購了星科金朋,晶方科技3.4億元競拍智瑞達科技,華天科技4200萬美元收購FCI公司。
“芯片設計近年發展很快,但還是非常弱小,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十分有限,最好的展訊和聯芯也只能取得中低端的市場份額。”鐘偉告訴記者,“但契合政策扶持和移動端產業機會,我們有超車的機會,在4G領域,海思、展訊、聯芯已經有能力做出五模產品。”
對于展訊和銳迪科的回歸A股,此前國泰君安認為更可能是圍繞清華控股的上市平臺展開資產整合,未來資產整合可能性較高的依此為同方股份、同方國芯、誠志股份等。
紫光集團相繼收購的展訊與銳迪科正是國內芯片設計巨頭。此前,這兩家企業在海外市場一直被低估。比如展訊在美國市場的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這嚴重制約了公司的融資能力。因此,紫光集團并購之后,將該部分芯片資產再注入A股公司、借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是其必然運作邏輯。據悉,此項資本運作有望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完成,目前已初步敲定中信證券擔綱此次運作之財務顧問。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