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發文,格力自主創新為中國制造再塑樣本。經過近3年的發展,格力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產品覆蓋了工業機器人、智能AGV、數控機械手等10多個領域,超過100種產品,已授權發明專利15項,累計產出智能裝備3000臺,累計銷售額超8億元。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格力電器將“深耕”機器人和精密機床兩大領域,為“中國制造2025”提供一批完全自主研發的高端裝備。
在此之前的7月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正式宣布,格力跨入了多元化時代。其模式可以稱為“雙智”模式,主要分為兩大板塊:智能家電和智能制造。
智能家電主要在消費品領域,指的是格力智能環保家居系統。除了眾所周知的格力品牌之外,還有“大松”和“晶弘”兩大品牌。這一系統的產品包含了格力家用空調、家用中央空調、手機、空氣能熱水器等以及大松電飯煲、電磁爐、電風扇、電暖器、電熱爐、凈水機、空氣凈化器、除濕機、加濕器等,還包括了晶弘冰箱、酒柜等品類。今年,格力還宣布收購銀隆新能源汽車公司,準備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智能制造主要在工業制品領域,格力目前已經布局智能裝備、精密模具、數控機床等多個領域,擁有格力(智能裝備、模具等)、凌達(壓縮機)、新元(電子)、凱邦(電機)等多個品牌,成立了凌達壓縮機、格力電工、凱邦電機、新元電子、格力智能裝備等5大子公司。目前,格力智能裝備已服務全球家電、汽車、衛浴、食品、醫療、電子等行業。
據統計,格力目前擁有8000多名科研人員,獲批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2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7個研究院、52個研究所、632個實驗室;累計申請專利22597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8310項。2015年申請技術專利7368項,平均每天有22項專利問世,比2014年翻了一番。
在格力傲人的成績背后,則是中國高端裝備核心技術薄弱的現狀。高端裝備關鍵的基礎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我們國家的高檔數控機床,至今還要依賴進口,占比可能在70%到80%之間。”在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直言,中國制造業仍有薄弱一面,令人憂心。
柳百成還指出,中國的高端數控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更是高達90%需要進口,高端數控機床的精度穩定性、可靠性仍有較大差距。高端機器人依賴進口,國產機器人所需的精密減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多數直接采購國外產品。
(原標題:格力智能制造成績:自動化產品3年銷售超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