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使用國家,但是國產機器人廠家普遍沒有掌握核心技術,附加值低,市場占有份額小。如何開辟新的市場成為了國內機器人廠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近年來,汽車、電子制造、冶金、化工塑料、橡膠等行業一直是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幾個行業,目前,國內60%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在了汽車制造業,而且他們多采用國外四大家族(發那科、安川、庫卡、ABB)的工業機器人。由于這些企業在傳統行業的工業機器人應用相對來說已經很成熟,所以國產機器人很難分一杯羹。所以在目前的競爭格局下,國產機器人制造企業更多是將市場的重心集中在大公司多、勞動力密集的3C行業中。
3C產業擁有生命周期短、持續降低成本及彈性的全球運籌等特性,是目前發展最迅速,變動也最頻繁的一種產業。由于中國3C產業鏈比較齊全,加工工業發達,且普遍面臨人力成本上升的難題,機器人應用還未普及,市場增量潛力巨大,因此成為了企業競相角逐的戰爭之一。而為了加快3C產業智能制造的步伐,政府也出臺相關政策扶持,這也極大提高了企業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據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數據,2014年,包括手機、電子計算機、家電在內的中國3C行業產值規模超過4萬億。規模以上(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1.87萬家,其中,包括計算機、手機在內的傳統3C電子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萬家。盡管3C產品生命周期短,產品型號繁瑣等都對機器人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超過4萬億產值規模的市場蛋糕絕對夠誘人。
目前國產機器人廠商進入3C市場,主要有兩類途徑。一類是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產品制造商,另外一種是系統集成商方式,對工廠進行“交鑰匙”改造。前者的代表是國內機器人制造龍頭機器人、數控設備商華中數控,后者是雷柏科技為代表的3C制造商,以及大族激光為代表的機器人設備商。
國產機器人在3C領域應用較多的種類是用于上下料的AGV移動機器人,以及用在點膠、噴涂領域的性價比較高的桌面機器人。李群自動化、眾為興等廠家做得比較成功,得益于對國內龐大市場、制造流程的深刻理解,以及政府補貼扶持力度加大,國內企業在3C行業確實有彎道超車的機會,但是在對精密度、可靠性要求更高的機械手等核心部分,與進口機器人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鑒于目前國內外機器人產品在技術上的差距,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機器人廠商在3C制造業的應用仍然集中在對精密度和可靠性要求較低的搬運、打磨等應用,而國外機器人廠商則可能突破產品裝配等環節。
3C產業機器人應用的巨大市場增量,是它受熱捧的關鍵,但是3C行業客戶規模較小,產品變化快,精細化程度更高,標準欠缺,都阻礙著機器人在3C產業中的應用,如何更好的將機器人應用到3C產業中,考驗著各個企業的智慧與創新能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