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2016中國企業倒閉潮仍在加劇? CME中國機床展向您透露企業走出困境的三大原力

時間:2016-08-0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展商反饋例如:迪能激光,2016CME機床展現場成交近千萬訂單;程泰亞崴,2016CME機床展現場售出設備9臺;ABB+新同惠,2016CME機床展現場成交1500萬訂單。類似數據舉不勝數。

回顧2015年,機床行業拿出的成績單相當的糟糕:A股機床版塊幾乎全軍覆沒,十家上市企業九家虧損。沈陽機床和昆明機床即便祭出了債務豁免的大招,依然剎不住蝕本的步伐;多家行業知名機床企業已經關門或者關門在即,曾經的上市公司四川長征機床廠將全體員工遣散回家,甚至連上海機床廠、山東魯南等老牌企業都在策劃重組。

據不完全統計,8成以上的機床廠銷售額和鼎盛期的2010年相比,下滑高達30%以上。

而如今2016已經行走過半,縱觀制造業行情,企業倒閉潮、行業性失業潮仍在繼續。

企業如何有效地從此困境中擺脫出來,成為時下制造業關注的熱點。小編在此主要提三個原力,也是斟酌各方發言、專家陳詞之后的總結之見。

當前情況企業走出困境的三大原力:

原力一:尋求專業轉型方案

這幾年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工成本增加等原因,導致企業(特別是一些產品附加值低的代加工企業)苦不堪言。

國內最大的機床企業沈陽機床發布的《2015年度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15年度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將達2.5~3億元;西北地區最大的機床企業秦川機床將虧損0.58~0.66億元。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虧損現象。2014年上述三家公司也都是虧損。虧損的原因,根據上述三家機床企業的公告顯示,都是公司產品市場需求減少。

國內機床市場已經萎縮至此?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實際上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僅根據過去的2014年度數據,我國進口機床達150億美金,這意味著機床市場非常廣闊。只是國內的技術難以達到現代市場需求,才導致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現狀。

這種現狀也正是轉型的機遇所在,企業實施有效的“機器換人”計劃,借勢“智能化”突圍,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機器換人”此舉首先可以滿足市場對于機床密度愈來愈高的要求,提高我國機床的質量與水平,其次更是減少用人成本、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大好機會。

原力二:以創新替代價格戰

制造型企業如見面臨的現狀是,一邊現金流難以承擔工人薪資,另一邊為了生存運營工廠不得不降低產品出廠價格來保住訂單。

這種激烈競爭從整個產業鏈中蔓延開來,供應商把成本壓低轉嫁給上游供應商,形成壓價的傳輸。

低價競爭在其表面短暫維持企業生存的同時,對整個產業產生的極大傷害甚至是難以預估的。

國內OEM最終競爭還是成本競爭,他們會想各種辦法去壓制成本,比如說在供應商上,因為成本作為競爭目標的話,可能在其他地方會打折扣,這樣的話質量技術會受到影響,受到影響的話只能做低端的,就形成惡性循環的情況,主要以價格作為最大吸引力,作為核心競爭力。

然而創新才是企業改變盈利格局的根本,據業內人士介紹,數控機床的核心部分是數控系統,它占據整個機床行業的總成本30%左右。想要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制造企業應致力于研發屬于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系統。目前我國已有部分該方向的創新成果進入市場,進展也尚可,但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創新之路,我們需要努力的還很多。

原力三:倚靠臨時市場

如何以最有效的態勢在“舊市場”萎縮前,找到新的?

答案是參加一場有效的展會。

2017CME中國機床展,由國家商務部外貿發展局主辦,上海華品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將于來年3月1日至4日在國家展覽中心(上海虹橋)開展,展覽面積超100,000平方,預計專業觀眾100,000人次。

對于臨時市場的搭建,CME中國機床展已有完善的體系經驗。

其一在于兩屆專業觀眾的組織成就:

l2015CME中國機床展專業觀眾達:84,575人次

l2016CME中國機床展專業觀眾達:90,000人次

其二,連續兩屆現場成交量創國內同類展會最高紀錄:

l2015CME中國機床展現場成交金額:7.26億

l2016CME中國機床展現場成交金額:8.39億

展商反饋例如:迪能激光,2016CME機床展現場成交近千萬訂單;程泰亞崴,2016CME機床展現場售出設備9臺;ABB+新同惠,2016CME機床展現場成交1500萬訂單。類似數據舉不勝數。

制造業頹靡之期,相信很多企業的展會投資決策會愈加謹慎,這時候CME中國機床展無疑會是一場不會令人失望的選擇。

歡迎登陸CME中國機床展官網:www.cme021.com,了解更多詳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