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可以說,格力的手機在兩米空中摔下去不會壞,你敢摔嗎?!”
話音未落,董明珠的手機從手中掉落,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臺上的主持人不禁發出了一聲驚嘆。
這一幕發生在人民大會堂——7月23日開幕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自主創新”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
在嘉賓論壇環節,董明珠談及格力手機時,做出了這一大膽舉動。除此之外,董明珠還在論壇上放出了許多豪言壯語,其中包括:兩年后把數控機床做到最頂級,為中國的企業服務。
近年來,董明珠所執掌的格力電器已經不再僅僅生產空調,而是大跨步地進行多元化,在諸多領域強勢進軍——手機只能算是其中之一,此外還包括小家電、新能源汽車、自動化裝備等。
“我的手機,世界上第一!”
董明珠講了一個例子——不久前去日本出差時,她特地把格力手機拿給日本專業銷售手機的人檢測,請他們評估價格。一位長期賣手機的導購評測完董明珠的手機之后說,這臺手機在日本至少要賣4800元人民幣。“我很自豪。我今天可以很大膽地跟大家說,我的手機,世界上第一!當然我講的不是銷量第一,但起碼我對消費者的承諾,我的品質,我可以講第一!”董明珠充滿豪情地說道。
董明珠也把受人關注的格力手機2代拿到會場給大家展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董明珠稱:“格力電器的產品質量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口口相傳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希望格力手機2代能夠達到日銷10萬臺。”
格力的電飯煲
2015年,“去日本買馬桶蓋、買電飯煲”一度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看到這一情況的董明珠頗不甘心:“大家都去日本買這些東西,我們很不甘心,用普通老百姓的話來說,我們中國人跟外國人一樣都是兩只眼睛一個鼻子,既然我們都一樣,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就做不出呢?我覺得不是我們沒能力;我們有大量的經費投到研發中,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沒有理由做不出來。”
果然,今年年初,格力旗下小家電品牌大松推出了IH電飯煲。電飯煲也是格力在智能家居的布局。董明珠在會上反復強調,我們應該進軍智能裝備,并不是說行業有錢賺,并不是說行業生存不下去,而是我們有擔當的意識和精神。從2012年開始,目前格力在智能裝備的累計投入達到200億元。
數控機床與銀隆汽車
目前格力新建的一些工廠能夠實現完全自動化,據董明珠介紹,這些自動化設備是格力花費不到四年的時間自主研發出來的。
雖然目前在國內數控機床研發機制方面,有一定的難度。但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有接近1萬人的研發力量,都是年輕人,平均年齡大概不到30歲,他們沒有博士帽子,他們在這個平臺上,我們給他最大的支持,給他信心,給他力量,所以把智慧從他們的腦袋里挖出來,我很自豪地說,兩年以后,認為數控機床最頂級的設備,我們格力能為所有的中國企業去服務,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對于正在收購重組的銀龍汽車,據珠海銀隆集團董事長魏銀倉表示,在APEC會議,包括中美低碳峰會都開始使用,該公司的新能源汽車現在大批開始在北京使用,且美國800輛電動大巴中,790輛是銀隆鈦電池。
董明珠則表示,目前銀隆和格力正在進行一些重組,消費級別的新能源汽車也已經研發出來,還在調試階段。
董明珠說:“格力能夠掌握了空調內在的核心的技術,給我們帶來了技術的延伸,所以我們進軍多元化。”這些多元化布局的暢想,董明珠希望能夠讓消費者以后用格力的手機,遙控著家里的電器,回到家里享受格力帶來的溫度,同時走出去坐格力的銀隆汽車。
不過這個愿望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實現。
雖然格力是一家以空調單品致勝的企業,當空調增長乏力,企業通過多元化路子找新增盈利點,其實并沒有不對。但擺在董明珠面前的是,在兩三年內,連連出擊多個領域,資源如何分配才能讓這些業務顯現出優勢。不管是已經做了兩年的手機還是電飯煲至今并未公布過數據,都讓人猜測格力的多元化道路到底能夠走多遠。
最后來個小調查:金粉們,你們覺得格力的頂級數控機床幾年能做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