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媒體報道日本軟銀將以每股17英鎊折合243億英鎊(314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廠商ARM,英國女首相稱這筆投資將成為亞洲在英國歷來規模最大的投資。這消息一出讓軟銀又一次成功博得了全球的目光。
軟銀公司如此大手筆,有何背景?筆者通過查找資料發現,軟銀公司一般指的是軟件銀行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主要致力IT產業的投資,包括網絡和電信。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
有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ARM累計授予1348個芯片許可,基于ARM架構的芯片全球出貨量超過750億片,全球85%的智能移動設備應用到ARM架構,智能手機領域超過95%,且蘋果以及三星等均是它的客戶。不得不說,ARM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芯片寡頭,已成為智能硬件和物聯網設備的標配。其實,ARM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芯片巨頭,被職業做投資的軟銀看中也在意料之中。
7月19日(今天),不到一天的時間,軟銀收購ARM道路中殺出第一個程咬金——蘋果公司,據英國媒體報道,蘋果在獲知此消息后,也決定參與到ARM的競購當中來。并且其給出的價格高于軟銀的234億英鎊(約合310億美元),甚至條件更加誘人。
蘋果公司的半路殺出讓這出”軟銀收購事件”愈發有意思了。筆者認為,ARM為美國蘋果公司提供了相關設計方案和知識產權,而蘋果公司近年來因專利問題吃遍全球官司。一直以來行業內都有著“蘋果公司欲收購它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供應商ARM”的傳言,如果蘋果公司此次能夠一舉收購ARM,那么對于蘋果公司來說將是一件一舉多得好事。
雖然,ARM并不生產蘋果公司的芯片,但它的芯片設計卻是蘋果公司成功的關鍵因素。早年,蘋果開發出了A系列處理器就得益于通過獲得ARM的指令集、設計方案和技術授權。蘋果收購了ARM可以避免自己的芯片命運被他人控制,也能夠控制自己產品和服務所需的上游資源。
不僅如此,基礎芯片作為人工智能產業基礎層,核心芯片處于戰略制高點,人工智能產業啟動有望最先受益。ARM在今年2月發布的新處理器架構,主要是針對5G調制解調器以及大容量存儲SoC嵌入式設備,可大幅降低功耗和成本,這是未來人工智能(AI)普及的基礎,并且ARM在智能硬件中實現AI的決策功能甚至成為嵌入式智能。而ARM有望成為人工智能時代軟銀成長戰略的重要一極。
通過對比發現不難發現,軟銀與蘋果公司均是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例如軟銀之前投資Pepper已在機器人領域落下重磅布局;而蘋果公司于2015年就被媒體報道開始在人工智能上奮起直追,在汽車領域也頻頻布局。此次收購移動互聯網時代芯片霸主ARM,未來在人工智能、智能汽車以及物聯網領域占據絕對先機。無論誰收購了ARM,都將在智能時代的AI領域及占據高地,軟銀公司垂涎三尺,蘋果公司亦是如此。
人工智能領域的火爆,軟銀收購ARM并非板上砸釘,半路殺出程咬金說不定不止蘋果公司一個,到底鹿死誰手呢?相信肯定有許多有像筆者這類的看客們正在靜候結局!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