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換人”已成定局 如何排解就業壓力?

時間:2016-07-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則用“洪水猛獸”來形容:“隨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機器代替人工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目前國內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沿海地區的企業,運用機器人的幾率比較大,同時發生“機器換人”的情況也比較多。相關專家認為,中國現在還處于全球產業鏈底部,正在艱難的向上爬行,對于大學生來說,需要最多的白領崗位供不應求。

我們國家是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目前就業形式如何?未來又將向哪個方向發展?

每年新增1500萬就業人口,壓力何其大

“我國每年有大約1500萬人新進入勞動力市場,去年未就業人員約有1000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說,就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則用“洪水猛獸”來形容:“隨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機器代替人工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江蘇淮安萬邦香料工業有限公司就很具代表性:通過技術研發,原來140余人的一條主要生產線,現在只需要40余人。“機器換人”的情況在沿海地區,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等制造業發達的地區,每天都在發生。

“發達國家有GDP增長卻沒有就業增長,就是這個原因。”陳宇說,“而且,我國正在全球產業鏈底端艱難上行,目前還不能提供足夠的‘白領崗位’供大學生就業。”

讓就業難上加難的是結構性矛盾——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人社部對全國100個城市人力資源市場供求變化狀況的持續監測表明,市場供求的匹配度差距越來越大,特別是技能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員的供求缺口明顯加大,2010年至2016年年均求人倍率(崗位數與求職人數的比)已超過2:1。

由于部分中小企業難以提供較高的薪資水準和良好的勞動條件,生產運輸操作工之類的普工和商業、服務業人員供求缺口也在加大,其求人倍率已躍升到1.2:1。

“一方面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則是很多企業因為人才匱乏而難以擴大規模和靠滿街散發小廣告招聘服務員。”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說。

此外,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影響勞動力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障礙,也大大降低了就業的效率和公平性。

經濟總量擴大、市場活力增強,確保就業穩定

就業的確“壓力山大”,然而2015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超額完成全年指標。今年1至5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577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怎樣做到的?

莫榮說,近年來GDP增速雖有所放緩,但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和結構不斷改善,GDP每增長1個點可以帶動更多人就業,經濟發展拉動就業的能力更強了。

他分析,2006年我國GDP增長10.7%,當年GDP增量為3萬多億元。而2015年我國GDP增長6.9%,當年的GDP增量則達到4萬多億元。也就是說,雖然增速放緩,但增量仍然不減,對就業的拉動效果依然強勁。

簡政放權、深化改革,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則成為解決就業壓力的一大新動能。新一屆政府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推動工商登記改革,為企業松了綁,推動作為吸納就業主渠道的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據統計,2015年我國平均每天新注冊企業都在1萬戶以上。

人社部副部長信長星表示,各地區、各部門千方百計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強化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多渠道鼓勵自主創業、刺激企業吸納、穩定現有崗位,既化解了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難題,也促進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則認為,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也向著有利于就業增長的方向轉變:2004年,我國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為30.6%,就業人員為2.2億多人;2014年,我國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為40.6%,就業人員為3.1億人;到“十三五”末期,服務業的就業占比很可能達50%。

就業質量亟待關注,技能人才規模要擴大

在人們把目光聚焦在就業人數的同時,一些崗位就業質量不高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陳宇認為,當前就業一個深層次的難題是要提升質量。

“關鍵是要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創造更多的中高端崗位。”他說,在歐美和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中等收入人群的主體是技工,也就是“高級藍領”。

莫榮則認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工業領域,正常的人才結構是1個科學家、10個工程師、100個技能人才。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引進,而各國都沒有大規模引進技能人才的先例。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沒有大量的技能人才,實現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是難以想象的。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申明,國內產業要像中高端發展,尤其是制造業,發展速度要加快,在這個大前提下,智能培養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才能解決目前國內就業結構矛盾的難題。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