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突圍外資壟斷:國內機器人企業關鍵機會在集成

時間: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對于工業機器人而言,全球的增長在中國,中國的發展在當下,本體的核心在控制,短期機會在中低端機器人,突圍外資壟斷機會在集成,集成的關鍵在于渠道與非標標準化。

隨著各地方政府工業機器人發展策略的制定,以及國內外工業機器人企業和眾多專業人才的積極參與,工業機器人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得到進一步快速發展。產業利好政策不斷釋放,產業規模保持穩定增長,下游服務環節向多元化進軍,應用領域也在穩步拓展。

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正呈現出技術開發迎合市場需求、產品功能滿足主導行業、應用領域不斷拓寬深化等發展趨勢。欣欣向榮的工業機器人背后,機器人產業發展空間巨大,但國內企業如何突圍?哪些行業還可以深入開發?怎樣與行業進行深度融合?中國中投證券研究總部機械首席劉菁針對機器人及集成做了詳細報告,以下是機器人及集成報告全文:

對于工業機器人而言,全球的增長在中國,中國的發展在當下,本體的核心在控制,短期機會在中低端機器人,突圍外資壟斷機會在集成,集成的關鍵在于渠道與非標標準化。

工業機器人按照產業鏈上中下游可分為核心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本體,應用端集成三個環節。

一、零部件

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減速器、伺服和控制器。減速器成本占比最高,伺服次之。工業機器人用減速器與伺服比通用減速器和通用伺服的技術要求高且通用性不強。

國內減速器和伺服廠商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自動化的問題,而是材料和工藝的問題。其中涉及熱處理、精加工、潤滑甚至裝配等各個方面。而這卻并不是自動化廠商擅長的領域。故機器人零部件的產業發展需要統籌多門學科,并且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相對長的研發周期。這一特性上,減速器比伺服更突出。

目前外資機器人廠商普遍采用的模式是:減速器和伺服外購,控制器自行研發。控制器,相當于機器人的大腦。機器人是否能達到足夠的精度、速度、長期運行下來的穩定程度等因素,都更大程度上取決于控制器。

減速器、伺服和控制器的市場取決于機器人本體的市場。一般一臺六軸工業機器人標配六個減速器、六個伺服和一個控制器。

二、機器人本體

工業機器人本體可以理解為一個機械手臂。不同結構的機械手臂靈活程度和擅長動作不同。機器人本體也稱為機器人裸機,有多種形式。最常用的為六軸關節型機器人。

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到17.9萬臺,銷售額增加至95億美元,達到歷史高峰。其中約10萬臺安裝在亞洲和澳洲。2017年全球機器人銷售量將接近30萬臺。

2013年,中國銷售3.7萬臺工業機器人,同比增長60%,是2013年銷售量最大的國家。這個數據還不包括臺灣裝機的0.5萬臺以及富士康內部生產的機器人數量。富士康生產的機器人在大陸的安裝數量很難在公開資料中獲得,據IFR推測,約1萬臺-3萬臺。即使不算這些,2008-2013年間,中國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長率36%。預計到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將達到10萬臺。

從保有量上來說,截至2013年底,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至少13.3萬臺。據IFR推測中國未來將先后超越德國、韓國、美國和日本,并于2017年超過40萬臺。

機器人密度是指每萬名產業工人對應的機器人保有量。世界上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國家是韓國。2013年其機器人密度高達437臺/萬名工人。世界平均機器人密度為62,而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僅為30。國家的相關產業規劃是預計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體系要具備3至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8至10個產業配套集群,機器人密度達到100以上。

2013年的外資機器人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比達到75%。外資品牌中84%是關節型機器人,這一占比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

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兩方面。

一方面是中國的工業自動化制造基礎相對薄弱,機器人的應用往往不具備成熟的配套環境,故而在機器人選型過程中傾向于靈活性最高的關節型機器人。

另一方面在于一部分工業機器人的最終用戶對機器人各種結構未必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故而在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的選取上未必能夠找到最優性價比的組合。

國產機器人銷售數量最多的是直角坐標機器人,占總銷量的比重高達43%;銷售數量第二位為scara機器人,占比25%;其銷售額占比28%。這兩種中低端機器人的銷量占到國產機器人份額的68%。對于國際上用量最多的關節型機器人,國產銷售量僅占23%。

2013年國內市場上,直角坐標機器人、并聯機器人和圓柱坐標機器人占比在63%-65%,有一定優勢。SCARA市場中,國產機器人占55%,外資占45%。

非關節機器人方面,國產機器人可以占有50%左右的市場份額。原因兩點:

一來是非關節型機器人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

二來是中低端市場較為分散,是主流外資機器人品牌防守較為薄弱的區域。

而國產機器人廠商,也的確可以借此機會從易至難逐步攻克技術難題。

三、機器人集成

機器人集成是指在上述機器人本體上加裝夾具及其他配套系統完成特定功能。

機器人本體是標準品,可理解為一只手臂。

系統集成就是給這只手臂安裝上手(夾具),復雜的系統集成還需要安裝眼睛(視覺控制)、觸覺(力控)等完成相應動作及功能。甚至提供工作站或配套生產線。

2013年,機器人與其相關軟件及系統的全球總交易為290億美元,其中中國交易量為95億美元,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20年國內機器人系統集成市場將達2000億元。

3.1機器人集成按應用分

機器人按照應用分,可分為焊接應用,噴涂應用,搬運應用,裝配應用,切割應用,打磨應用等等。國產品牌在搬運、噴涂等不需要高精度的領域已經有所滲透。對于焊接、裝配、打磨等對工藝要求相對高的領域,滲透較慢。

3.2機器人集成按行業分

機器人下游最終用戶可以按照行業分為:汽車工業,一般工業。一般工業中又可以分為食品飲料,石化,金屬加工,醫藥,3C,塑料,白家電等等。

其中汽車行業的自動化程度已經較高,中國汽車行業機器人密度高達281。而在非汽車工業(也稱一般工業)中其機器人密度僅為14,機器人應用潛力巨大。

故這一輪由智能制造驅動的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主要增量在于一般工業(非汽車行業)。

對于工業機器人而言,全球的增長在中國,中國的發展在當下,本體的核心在控制,短期機會在中低端機器人,突圍外資壟斷機會在集成,集成的關鍵在于渠道與非標標準化。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