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壓境、城市熱島效應、水污染問題。目前,我國正面臨越來越重的環境壓力,而在導致污染問題的版圖中,以燃煤電站為主的能源產業,占到了相當大的比例。
環境問題日趨嚴峻,已引起了政府的充分重視。目前,在新的“十三五”規劃中,清潔能源正成為關注和發展的重點。根據規劃到2020年,清潔能源在中國能源版圖中的占比,將達到15%。而其中能源轉化過程完全不產生污染的風能和太陽能,占比將從現有的2。1%增長到4%。
太陽能,也就是光伏電池產業,是近年來國內新能源領域發展的重點。從上世紀末的幾乎零起步,到2011年達到了掌握全球65%的產能和60%的市場,中國光伏電池產業本身,堪稱中國產業的奇跡。然而在這個奇跡誕生的背后,同樣和其他所有中國產業一樣,面臨著低端產能密集、缺乏高端產品、自主知識產權匱乏、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2012年以后,隨著歐洲和北美相繼出臺針對中國光伏電池產品的貿易保護措施,國內相關產業面臨困勁。
缺乏創新以及缺乏具備強大競爭力與高利潤的高端產品,是導致上述結果的根本原因。而對于光伏電池來說,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更好的表面適應性(柔性板等)、更佳的壽命與可靠性,代表著“高端”。
江蘇鎮江,是中國光伏產業的幾個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同樣也是飛天眾智中國制造科技服務平臺長期關注的制造業重點區域,平臺線下團隊與鎮江市政府達成合作意向,不定期對鎮江諸多企業進行走訪和考察,充分了解其技術需求,進行技術對接,由“互聯網+”技術撮合平臺主導的“技術需求革命”拉開帷幕。
目前,在全面壓縮落后產能的背景下,加上前兩年的行業動蕩,國內光伏電池產業已基本完成了洗牌,大量的企業被淘汰,僅有具備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存活了下來。而鎮江某以生產單晶硅光伏電池為主營業務的科技企業,便是其中之一。目前,這家企業正謀求更進一步的發展,力圖將產品提升至高端市場。
作為鎮江市的高科技企業,市科技局一直密切關注,加之飛天眾智平臺之前解決了多家企業的技術需求,便立刻將這家企業遇到的實際情況直接反饋給飛天眾智平臺,希望平臺的眾多專家能夠為該企業提供精準的技術支持。目前,該企業力求提高其生產的晶體硅光伏電池的藍光響應能力,同時還希望進一步降低玻璃面板的反射率。希望借此將光伏電池產品的光電轉化率提高兩個百分點。然而,這其中牽涉多學科多項技術,部分甚至涉及目前工程應用領域的前沿技術,單靠企業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實現的。
上海某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目前國內材料領域最頂尖的研究機構之一,其下屬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于1989年,現有院士7人。該實驗室所屬研發團隊目前在光伏電池使用單晶硅材料領域頗有建樹。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該機構都是為上述企業解決其技術需求的理想選擇。然而,在飛天眾智平臺搭線之前,兩者沒有任何現實交際,也就幾乎不可能實現合作。
而隨著飛天眾智平臺技術撮合項目范圍擴展,一家企業實現產品升級技術提升的前路被打開了。而一座國家級實驗室,也將能有機會將其技術直接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科研項目必不可少的資金。目前,上述企業和科研院所供需雙方已達成了明確合作意向,應對企業現實需求的研發工作和對現有技術的工程化運用開發,均已展開。而這一切,也是飛天眾智平臺這種誕生于互聯網+,服務于中國制造業的新一代網絡技術撮合、技術服務平臺的價值體現。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