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東省教育廳攜手,共促中國創新工程人才培養
•為山東省高等職業院校和本科院校引進德國工程教育經驗和西門子工程技術與經驗,共同在“智能制造”創新基地建設、人才培養、師資能力提升、工程競賽等方面展開合作
西門子與山東省教育廳簽訂《合作備忘錄》,以期在中德合作框架下,打造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工程人才教育平臺。雙方將合作為山東省高等職業院校和本科院校引進德國工程教育經驗和西門子的工程技術與經驗,共同在“智能制造”創新基地建設、人才培養、師資能力提升、工程競賽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王海濱與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郭建磊分別代表雙方在濟南簽署了該合作備忘錄。隨后,西門子與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威海職業學院、威海海洋職業學院3所高職院校簽訂了合作協議或合作意向書。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山東省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型新興產業,不斷依靠技術創新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在山東省制造業高速發展過程中,亟需大量創新型工程人才。“西門子近年來不斷將自身的技術創新、先進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和理念引入中國,為培養新一代創新人才提供更好的條件和發展平臺。”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王海濱表示,“今年5月,我們與教育部再次簽署了《教育合作備忘錄》,助力中國培養創新型工程人才。今天與山東省教育廳簽訂的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彰顯了西門子專注于培養創新型工程人才,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堅定承諾。”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郭建磊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加強校企合作,尤其是像西門子這樣的知名跨國公司,是為山東職業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的重要手段。我們希望通過和西門子在共建實驗室方面的合作,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不僅如此,我們要學習德國的工程教育經驗,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創新人才和復合型人才,這是支持山東制造業升級和轉型的關鍵。”
自2011年2月與教育部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以來,西門子與教育部于2016年5月簽訂了新一輪《教育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的范圍將涉及智能制造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智能制造方向專業共建、教師應用技術能力提升、教學資源建設學生工程能力認證,聯合舉辦“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等。2011至2015年底,西門子在中國的教育領域累計投入現金、設備等約合人民幣7.11億元。此外,西門子還與中國多所大學和職業院校開展了多樣化的合作。截至2015年,西門子已與院校合作在全國建成超過300個實驗室,投入新開發電氣自動化類、機械類教材數量為56種,西門子主辦的教師培訓、教育論壇以及各種研討會和講座年均使800多名教師受益。
關于西門子在中國
西門子股份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技術企業,創立于1847年,業務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專注于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作為世界最大的高效能源和資源節約型技術供應商之一,西門子在海上風機建設、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發電、輸電解決方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工業自動化、驅動和軟件解決方案,以及醫療成像設備和實驗室診斷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西門子自1872年進入中國,140余年來以創新的技術、卓越的解決方案和產品堅持不懈地對中國的發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眾的品質和令人信賴的可靠性、領先的技術成就、不懈的創新追求,在業界獨樹一幟。2015財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西門子在中國的總營收達到69.4億歐元,擁有約32000名員工。西門子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社會和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竭誠與中國攜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