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推動力方面,需求推動和技術推動經常相互交織和相互促進。全球范圍內,肯定是技術的原始創新和進步提供了新的產品或者服務,從而滿足或激發了人們潛在的需求。但在我國,由于整體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多是進口產品滿足人們一部分需求,待國內企業完成技術上進口替代后,產品大幅度降價,產品經濟性更加明顯,國內需求和市場快速釋放,這種情況屬于技術進步主導市場發展。還有一種情況是,在中國企業技術替代還未完成,但由于某些因素造成國內某項產品或服務需求快速增加,國外品牌產品銷售大幅增加,這種情況屬于需求推動主導市場發展,如國內高端醫療設備由于病人增多而需求快速增加。
工業機器人方面,國外工業機器人工業技術水平已經成熟很多年了,國內汽車生產流水線等部分制造工廠早已大量配臵工業機器人,隨著汽車生產線等需求端增加,工業機器人市場也在同步快速增加,但市場還屬于小眾市場。大量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因為人工成本低,工業機器人購臵成本高,未大量引進機器人替代工人。
這波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高景氣度,整體上是需求推動占主導。但在低端產品方面,國內企業技術進步帶來的進口替代是主導因素。工業機器人本身屬于成熟技術,隨著國內涉足工業機器人行業增多,研發投入增大,結合對中外企業機器人技術指標的比對,2015年開始中高端本體的進口替代逐步明顯,進口替代的進行將加速國內市場需求的釋放,因此將市場步入需求推動和技術進步推動相互促進的階段。
短期來看,由于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大方針不斷被落實,工業機器人的安裝量將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并借助其在汽車領域中的良好應用逐步拓展到其他行業。從區域結構變化趨勢來看,預計2016-2017年,華東與華南區域應用工業機器人數量仍占據較高比例,而東北、華北區域占比將逐漸增高。
產品:人機協作功能助力工業機器人步入2.0時代
在行業需求變遷,柔性化要求提升等影響下,ABB、KUKA、新松等國內外工業機器人知名企業紛紛推出人機協作型機器人產品,人機協作機器人更能適應業內對機器人柔性化和感知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一方面,人機協作型機器人柔性化程度更高,相比傳統汽車產業體型大、移動范圍大、重型的機器人,協作型機器人具備工序輕量化、小型化、精細化的特點,能夠滿足未來以3C為主導的消費電子產業對工業機器人的供應需求和要求;另一方面,人機協作機器人提升了感知能力,可以通過被示范訓練來學習執行各類任務,可對其程序和算法進行編程,并進行可視化操作,為未來開拓新應用領域打下必要基礎。
技術:機器視覺技術成為國內產業上游環節切入點
機器視覺技術是用機器代替人眼來做測量和判斷,主要用計算機軟件來模擬人的視覺功能,從客觀事物圖像中提取信息進行處理并最終用于實際檢測、測量和控制。從市場需求來看,世界機器人數量逐年遞增,機器人數量規模的增加同時也在拉動對機器視覺功能的需求;從技術層面來看,近年來我國機器視覺行業的專利數量快速增加,將推動機器視覺技術向更高精度、高要求方向發展。此外,高端裝備制造業對于精準度的嚴格要求也必須由機器智能識別來完成,大力培育和發展機器視覺對于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應用:不斷向軍工、醫藥、食品等應用領域深化
工業機器人作為高技術戰略,無論在推動國防軍事、智能制造、資源開發、還是在培育發展未來機器人產業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從行業結構變化趨勢來看,汽車、電子工業仍是國內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領域,但隨著其他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其占比份額將有所下降。而市場份額相對較小的應用領域,比如塑料橡膠、食品、軍工、醫藥設備、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市場占比將適當增長。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環保和民生問題,塑料橡膠等高污染行業、民生相關的食品飲料以及制藥行業,機器人作為實現自動化、綠色化生產的重要工具幫助相關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未來,機器人的在新興行業的應用將不斷深化。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