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咱國白色家電巨頭,美的公司,跟董明珠阿姨的宇宙核心科技的格力相比,很低調,但最近搞出個大新聞,要拿出45億歐元,約合近300億人民幣收購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的30%,收購的要約每股112歐元,比當前KUKA股價高出三成以上,德國人知道中國人有錢了,但不知道來的這么快,下手這么狠,這么準。
德國和中國的經濟越來越緊密,德國人需要中國的資本和市場,而中國需要德國的技術。中國人占據優勢和主動的時候,一貫驕傲和傲慢的德國人心里還是很那啥的。最新的德國經濟周刊雜志封面反映了德國經濟界的糾結和憂慮。
要知道德國庫卡機器人是德國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翹楚,是德國奔馳,寶馬,大眾,等等這些德國制造品質的基礎,德國制造工業工廠里遍布KUKA的名字,是德國工業自動化的基石,堪稱德國的國寶級企業,如果KUKA被中國人收購了,德國人心里卻是有點不是滋味。
KUKA的管理層挺開明的,總裁Reuter發話了,這個收購符合KUKA的利益和戰略方向,股東們一聽每股能套現高于現股價的36%,無論大小股東都挺開心的,要知道這樣的漲幅在德國股市也不多見啊,感謝并期盼來自東方的財主。
但有些人不樂意了,德國經濟部部長,Gabriel,下圖右,表現出極大的憂慮和反對,游說其他德國和歐洲的財團來趕走中國的美的公司財團,替代美的來完成收購。但效果不佳,西門子大官人最近也沒什么錢,博世也沒計劃,畢竟45億歐元,對中國人來說不是事,對德國公司拿出這些現金流來確實成問題。何況這個價格比市場價格高那么多,只有中國人才有這樣的膽量。
由于德國KUKA機器人也是德國工業4.0戰略的重要執行者,德國大眾汽車在內的汽車制造者也在擔憂,一旦美的收購成功,根據工業4.0的戰略,機器人是全球都聯網的,重要的敏感數據都會發往KUKA總部,在全球的大眾,奔馳,寶馬奧迪的工廠的KUKA機器人編程數據(設計和質量控制)就有被中國人利用的風險,而中國的自主品牌對德國制造的內部數據是很感興趣的,處于傳統的不信任,以及對中國一些懷疑的心理,德國人的糾結就不難理解了。
但需要咱注意的是,中國企業收購外面的企業,很少有成功的,到目前只有吉利沃爾沃還算可以。失敗案例很多,無論是上汽收購雙龍,還是TCL收購法國的Tomson電視,還是聯想收購美國的IBM,都是花了大價錢交學費,結果虧損嚴重。
機器人,自動化是行業大勢,是金礦,KUKA也是塊寶地,但必須與當地的國民和政府搞好,融入這個企業,否則前途風險也很大。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