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華龍一號”彰顯核電創新 批量化建設有望成形

時間:2016-06-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秦山核電站投入運營。至今,我國核電工業已走過30年的發展歷程。

新華社福州6月1日電(記者劉姝君)仲夏時節的福建沿海,綿綿細雨帶來絲絲涼意,但在福清市三山鎮岐尾山上,幾大核電項目正在加緊施工中。在這塊過去鮮為人知的荒山坡上,“中國血統”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正孕育、成長,預計今年下半年,“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將成為可能。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秦山核電站投入運營。至今,我國核電工業已走過30年的發展歷程。去年5月7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臺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正進入世界先進核電水平的第一陣營。

“華龍一號”由中核和中廣核聯合研發,是我國目前唯一實現“走出去”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現階段已經確定建設的項目包括6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5、6號機組、巴基斯坦K2、K3機組以及中廣核集團防城港3、4號機組。

在福清核電的施工現場,鋼筋林立,馬達轟鳴,雖然仍是雨季,但工程項目卻一刻都未耽擱。

中國核工業集團福清核電副總經理陳國才介紹,截至目前,福清5號機組核島澆筑第一罐混凝土、常規島主廠房澆筑第一罐混凝土、循環水泵房筏基澆筑等工程里程碑節點均按期或提前實現,6號機組也于去年年底核島澆筑第一罐混凝土,標志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華龍一號采用漸進式的技術發展路徑,在成熟技術的基礎上集成了眾多先進技術特征。”華龍一號設計團隊成員中核集團、核電工程公司設計院副院長荊春寧舉例說,正是吸收了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華龍一號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采用“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在安全、技術和經濟指標上達到或超過國際三代核電用戶需求。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核工業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中核集團董事會秘書、新聞發言人潘建明說,華龍一號主要有三大特點,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177堆芯”的研發,在提高堆芯額定功率的同時降低平均線功率密度,既增加了核電廠的發電能力,又提高了核電運行的安全裕量。

正是在反應堆堆芯、燃料自主化、裝備制造自主化三大方面著力推進,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評審委員會2014年評審結果認為,中國的ACP1000(華龍一號)符合當代世界上最先進、最嚴格的安全技術要求,且完全可行。

如今,“華龍一號”國內外工程正有序推進,海外項目開發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潘建明說,鑒于華龍一號成熟的技術設備,主系統和能動系統亦都有大量的運行實踐考核,可以認為經過一定的工程實踐,滿足一定的條件,就可以開建后續項目,形成一定規模的批量建設。預計今年下半年,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將成為可能。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