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拓展商業邊界 光伏+加出無限可能

時間:2016-05-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放眼未來,光伏是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光伏本身的市場空間非常大,而光伏+更是可以加出無限的可能。隨著我國光伏利用市場的不斷擴大,模式的創新,光伏+無疑成為了一個新的投資熱點。

盡管只有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時間,但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光伏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卻如同一場大戲的劇情一樣跌宕起伏。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的萌芽,到新世紀以后的突飛猛進,再到國際“雙反”時期的步履蹣跚,光伏業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其它行業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歷經的坎坷歷程。

但這樣“驚心動魄”的磨煉并沒有讓中國光伏業倒下,聰明睿智的光伏人通過技術、應用等方面的不斷創新,讓這個如太陽一樣充滿能量的產業在歷經險阻之后浴火重生,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不僅在產量、制造能力上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而且在技術水平、產業鏈完整性方面一樣具備了非常強的優勢,走出了一條極具中國特色的“光伏+”跨界發展之路。

加出行業新業態

5月15日,由中國改革報《能源發展》周刊主辦、北京國發智慧能源技術研究院承辦的“首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辦。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中國改革報社社長程曉波、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和河北、大同、張家口、臨汾、揚州、齊齊哈爾等多地的發改委領導,以及樂葉光伏、華為科技、晶澳太陽能、賽伍背板、陽光電源、華電集團、三峽集團、中興能源、億利資源等業界代表約300人出席了此次論壇。

記者在現場看到,蒞臨本次論壇的不僅有政策制定、技術指導等部門,以及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企業,還在全國選出了十多個典型案例來解析光伏與其它產業的融合互補,具有獨特的思路和首創經驗。同時通過論壇也能聽到更多關于光伏+創新的聲音,探討光伏產業下一個五年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光伏產業是朝陽產業,光伏+,不僅加出產業新業態,也必將加出行業發展和百姓生活的新希望。”程曉波在致辭中指出,放眼未來,光伏是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光伏本身的市場空間非常大,而光伏+更是可以加出無限的可能。隨著我國光伏利用市場的不斷擴大,模式的創新,光伏+無疑成為了一個新的投資熱點。

程曉波說,光伏產業也好,各個企業也好,急需這個發展模式,也急需加強合作,實現共贏,跨界合作將是未來光伏發展的一個方向。為此,我們也一直在呼吁和爭取,同時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平臺,能夠有效集聚各方的資源,會聚眾人的智慧,一起創造共贏的平臺。

石定寰則冷靜地指出,“光伏加出無限可能”的前提要通過創新,沒有政策、體制、機制和技術、應用、商業模式的創新就沒有光伏未來的發展。

他認為,能源革命就是要革傳統化石能源的命,盡管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但卻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新生事物與傳統力量的博弈過程就是新技術新應用不斷突破的進程,中國從光伏制造大國到光伏裝機世界第一;從單純的設備降本增效到整個系統方案的優化以及智能化的提升;從單一新能源發電到與漁業、農業等跨界應用以及治沙、種草、養殖、扶貧等復合新模式的創新,光伏產業一直在打破行業的壁壘,展示無限可能。

不斷突破行業壁壘

與會人員認為,目前光伏+創新應用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與其它產業的共生融合,比如與漁業、農業的綜合應用;二是惡劣地勢,不良環境重新利用,比如在煤礦區采空區、沙漠及鹽堿地等,實現治理和利用并舉;三是多能互補,比如風光結合、水光結合,光伏發電與天然氣、生物質發電等能源互補利用開發。

但毫無疑問,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展,也對光伏發電提出了更多應用的新要求。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并網和成本、效率兩方面。

眾所周知,光伏行業有兩大難題,就是并網和降本增效。所有光伏人,每天都在想如何解決這兩大問題,前者由國家以及各地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主導,而后者則在于所有產業鏈的各路神仙各顯神通。

石定寰說,光伏創新核心內容是光伏產品的創新,沒有好的產品,沒有高效的低成本,更方便使用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創新就是無本之木。

為了獲取更多的電量,保證產品的可靠性,跟蹤系統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目前光伏電池現在要求20-25年,在復雜的情況下,跟蹤系統的可靠性能否保證也成為了業界關注的問題。如果電量增加百分之幾或者10%,發電的成本會大幅度降低。

“實踐證明,光伏可以無處不在,也是可以廣泛應用的。把光伏和互聯網、金融等產業加起來,這就如虎添翼。”梁志鵬認為,本次論壇的主題非常好,給人帶來無限想象。“光伏可以和很多的領域結合,結合起來又有更多的應用方式,所以我們講的光伏+,后面加一個N,有N個方式。”

梁志鵬指出,光伏+勢必是各種技術的融合,光伏只有和其它技術、產業相結合,才能提供更多的市場價值,比如說和微電網結合,單靠一個光伏電站有時發電量有限且不穩定,如果能和其它天然氣、風電、小水電、沼氣發電結合起來,更能體現能源服務的效果。

在梁志鵬看來,來自市場方面的創新非常重要,雖然常說科技是第一推動力,“但有了市場,科技才有用武之地。”梁志鵬說,光伏+正是市場引導發展的模式,各種創新的發展都是在拓展市場空間,無論是跟農業、林業抑或學校、醫院、交通等眾多的結合,都是找到了一個新領域,開發了一個新的市場空間。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